最终还是熬到了自己魂牵梦绕的毕业,但是毕业了又如何呢?离开了那个地方又怎么样呢?有些事情就是在心里,憋得慌,但是总是挥之不去,就如钻心的蠕虫一般,表面上看不见,那是因为越来越深,深到甚至我有时候都感受不到他的存在,但是又总是觉得他无处不在。
那种感觉的确很多人都有,但不可能每个人都相同,感同身受在唯物主义中是不存在的,每个人都是一个单独的个体,由激素分泌和神经冲动所引起的人类情绪的变化,怎么会有人有相同的感受,小学生都知道的哲学理论,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所以那些说自己能够感同身受的人,便是好人,他在努力的违背自己的自然法则中的天性,努力的去领略你的痛苦,你的悲伤。虽然这样做也是无济于事,安慰过人的人都知道,在非特定条件下,就算你曾经有过和眼前的人相似的经历,你也无法滋生出当时的情感,这种唯心的感受,在一定层面上来说,是不可逆的。
在日常的生活之中,或许我不会去刻意得想起什么了,但总是在一些特定的环境之下,心里总会出现一些波澜自然不能夸大说是痛彻心扉,因为只有一两件物件的特定环境,和你那可怜的记忆力根本就完不成当时那么大的神经冲动,不能那样刺激你的神经,使你有太大的神经波动,使你不能控制自己器官的神经波动,没有了。那些物件可能是,一份虎皮蛋糕,一个鸡腿,一个香芋派,可能是一个字,一个水杯。自然那些也可以不是物件,一段话,一句录音,一场游戏。甚至是突然窜出来的一架飞机你都会想起:“胖子,看那是运20啊。”
很幸运,我能在高中和你两次同桌,但是可能也就缘尽于此了吧。第一次因为一些原因座位被调开,的确是很伤心的,那些难熬的夜晚,你大概都不知道我是怎么过的吧,但是没关系啊,这些事情何必要说出来破坏了你的好心情呢?所以当有第二次同桌的机会的时候,我是多么珍视,无数次老师找我谈话,说我们位置的问题,我都在打圆场,但是你只是无所谓的说,坐哪里都一样。这个位置在我心里,真的超级重要,所以就算在最后要调开的时候我都在努力挽回,现在说拼命未免太过于夸张。我不是想说你哪里不好,但是你无所谓的态度,真的让我觉得很不值,很不值。
我记得你曾经告诉过我,我是你很重要的人,但可能是三观不合吧,对不起,做不成最好的朋友了。我努力所保护的东西,在你眼里却一文不值。这便是最好的表现吧。
晚安,丧了一晚上。
明天也要加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