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早上接到好友的吐槽电话,说自己只不过出差了一个星期,回来之后就发现孩子已经迷上手机了。早上磨蹭着不起床,要玩会手机;晚上不睡觉,要听手机讲故事……
而这一切,都归结于在她出差的几天里,老人将手机当成了“看娃利器”,孩子一哭闹,老人就把手机塞给他自己玩。
于是乎,短短的几天,孩子就沉迷手机不可自拔了。
而她发来的照片中,孩子和老人一人一个手机,正躺在床上玩得不可开交。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她快要被气炸的节奏。
01.让人欲罢不能的手机
近几年来,手机已经成为了人们越来越不可替代的东西,因为一部小小的手机,不仅能够查询资料、看资讯、玩游戏、听音乐,还可以线上支付、拍视频、做自媒体等等,功能实在是太强大了。
起床第一件事看手机、工作间隙时不时拿出手机来刷刷、睡前再扫一遍朋友圈,已经成为了许多人的常态。大人尚且如此没有自制力,就更别提孩子了。
那么,孩子又是如何迷恋上手机的呢?
•一方面,有的家长习惯了把手机当成“哄娃利器”。孩子一哭闹,就让他用手机看动画片;孩子无聊,就让他玩手机游戏。一部手机,就能让家长自己清静,何乐而不为呢?只是,习惯一旦养成,想要再戒就难了。
•另一方面,手机、pad等电子产品里有太多好玩的东西,孩子,尤其是低龄儿只要一接触,就很难再自拔。
再加上孩子经常看到父母玩手机,于是也就有样学样了。
手机族越来越低龄化,导致的问题也越来越多,这让许多家长颇为头疼。
而近日,一位人大代表提出“禁止智能手机进中小学”的建议,让网友们开始重新正视手机的问题。
有的网友拍手称好,认为身边很多孩子就是因为手机而耽误了学习;但也有网友认为,没必要妖魔化电子产品,远离手机,还是需要引导和自律才行。
02 手机的危害
手机的危害,不言而喻:它会导致孩子沉迷游戏,不爱学习;近视;不爱交际等等,条条都是板上钉钉的罪状。 除此之外,还有:
•对孩子身体的伤害
法国克莱蒙·费朗大学曾做过一个测试,结果表明,孩子在使用手机时,接受到的电磁波量比成人多了60%。
电磁波辐射会给人体造成什么影响呢? 有一项调查表明,在被人体吸收的手机电磁辐射中,有1/4会被大脑吸收。长期使用手机的话,可能会出现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以及一些潜在的生物破坏。
之前一则“五岁宝宝玩手机三年,午睡醒来得斜视”的新闻,也给不少家长敲起了警钟。
虽然我们不知道玩手机是否是引起斜视的罪魁祸首,但手机对孩子视力、颈椎的伤害,确实是不容忽视的。
有人说,想要毁掉一个孩子,给他一部手机就行。这句话,一点都没错。
•对孩子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伤害
德国儿童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测试,将5岁的孩子们分为三组画画,第一组是几乎不看电视和手机的孩子;第二组是每天看电子产品大概三个小时的孩子;第三组则是从来不被限制看电子产品的孩子。
结果显而易见:第一组孩子画的画最漂亮细致;第二组孩子的画呆板、机械;最后一组孩子的画则最糟糕,不是手脚不完整,就是只有局部内容。
被动接受电子产品,让孩子们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而这些能力在以后的日子里很难再弥补。除此之外,爱玩手机和看电视的孩子,专注力和沟通力也会大打折扣。
虽然种种迹象表明,手机和其他电子产品对孩子的伤害很大,但事实是,我们没法将手机割裂出我们的生活。
那禁止孩子使用手机和pad等电子产品,就能让他们的生活重回正轨吗?不太可能。我们还需要用到以下四个小妙招:
03 四个小妙招
1、 培养孩子的好习惯,然后再接触电子产品
曾有网友在机场偶遇一群日本小学生,他们在候机的途中,大都安静地坐在地上或椅子上看书,这与国内孩子吵吵嚷嚷打打闹闹,或者是低头玩手机的场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当孩子习惯了从书中去获取知识,从书中开拓眼界的时候,就不会再沉迷于虚幻的手机世界不可自拔了。
可见,拥有良好习惯的孩子,会更有自制力对抗电子产品的侵蚀。
2、 设置好玩手机的时间
孩子的视网膜要到12岁才能发育完善,因此,有必要对孩子玩手机、看电视的时间进行严格的控制。千万不要图一时的轻松,让“手机保姆”、“电视保姆”上线。
每天可以单独留出不超过半个小时的游戏时间,让孩子自由支配。明确的规定,能让孩子知道什么时候可以玩,什么时候不能玩。
而严格遵守规定,不仅能让孩子更有时间观念,还能培养他们的自律性。
3、 出去玩,不要待在家里
小时候的我们,娱乐生活是极度匮乏的,听父母说得最多的一句,就是“出去玩,不要待在家里”。于是爬山、野炊、玩泥巴等等,就成了我们撒欢的方式。
当然,现在孩子的娱乐生活不再可能是这样。但如果想让他们放下手机、离开电视,就应该鼓励他们多出去玩。结识新朋友、接触大自然、在玩中丰富自己的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
因为,手机之外,有太多新鲜又好玩的东西。父母要做的,就是鼓励他们走出去而已。
4、 父母以身作则
想要让孩子远离手机,父母的以身作则是必不可少的。试想一个回到家就窝在沙发里,然后不停刷手机的父母,有何底气要求孩子放下手机呢?
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就先成为什么样的人。
有空的时候多陪陪孩子,而不是沉浸在自己的手机世界里,更不要把给孩子玩手机当成是一种奖励。
手机只是一个工具,你用它学习,它就是学习的利器;你用它玩耍,那么它就会变成吞噬精神的毒药。
荷兰教育学家伯纳德.李维胡德曾说:孩子对周围环境的感知越是无意识,这种感知渗透进灵魂的就越多。
多陪陪孩子,影响他们一生的终归是父母。
-------------------
(菈妈:热爱文字与生活,分享科学育儿和亲子情感的二宝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