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第九集东坡印象

【画外音】:在前面的节目当中,康震老师从不同的侧面为我们解读了苏轼辉煌而又坎坷的一生,自古文人命运多有不幸,但与李白相比苏轼少了几分桀骜不驯,多了几分隐忍平和;与杜甫相比,苏轼少了几分痛心疾首,多了几分超然达观。有人说他满肚子不合时宜,事实难道真是如此吗?苏轼一生广交朋友,他有怎样的朋友印象?苏轼为官多年,他又有怎样的官场印象?民间流传,苏轼的妹妹苏小妹取笑兄长的脸型太长“去年一滴相思泪,至今未流倒腮边”,那么苏轼的真实容貌究竟如何呢?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康震将走近大文学家苏轼,剖析他的庐山真面目,系列电视节目苏轼第九集《东坡印象》正在播出,敬请关注。

【康震】:在现在我们所知道的古人所画的苏轼的画像里边,有一幅画像非常值得我们重视。这幅画像据说是与苏轼同时代的一位大画家叫李公麟所画。画的名字叫《扶杖醉坐图》,这个画面的形象是苏轼拄着一个手杖坐在一块石头上,看上去有点醉意朦胧的样子,带了一顶毡帽。清代的一个著名学者叫翁方纲他考证过,说这个画,距离苏轼本人的形象最为接近。从这幅画像上我们能够看出苏轼相貌的那些特点呢?

  第一,苏轼身材颀长。他是个高个,苏辙曾经说过“颀然仲与叔”,我跟我哥哥都属于高身材。

  第二,眉疏目朗。眉疏什么意思呢,不是浓眉毛,淡淡的眉毛。孔武仲说“紫瞳烨烨双秀眉”,说他目光炯炯非常有神,但是他是秀眉,很秀气的眉毛,我们可以理解为不是浓眉毛,眼睛炯炯有神,目朗,但是不是大眼睛。

  第三,颧骨高耸,两颊清瘦。这个苏轼自己有交代,他在他的一篇文章叫《传神记》里面说什么呢“吾尝于灯下顾自见颊影,使人就壁上模之,不作眉目,见者皆失笑,知其为吾也。”晚上的时候,把灯点亮,自己站在墙跟前,灯一照自己的面颊的影子投在墙上,然后让人就着墙上的影子把自己的轮廓画下来,别人一看,这么高的颧骨,这么瘦的颊面,那就是你。所以这个高颧骨和清瘦的面颊是苏轼面部特征里边一个非常显著的特征。

  第四,很重要的是,苏轼的胡须并不是那么地茂盛,相反,胡须很少。宋代有一部史料笔记,叫《邵氏闻见后录》,这里面记载了苏轼与谁呢,苏轼与他的学生秦观互相开对方的玩笑,拿对方的相貌开玩笑。秦观说“君子多乎哉”,这是论语里边的一句话,什么意思呢,就是做君子的胡须是很多的,凡是多胡须的都是有道德的人,君子多乎哉?苏轼那是很机智,很诙谐很幽默的一个人,他当即就回了一句,叫什么呢,“小人樊须也”,这也是论语里边的一句话,樊须是孔子的一个学生,意思是什么呢,凡是胡须多的人都是小人。你看,孔子说的,但他取的是谐音。那这说明说明呢,说明秦观是大胡须,苏轼呢,胡须比较稀疏一点,这是个铁证。

【画外音】:“君子多乎哉”“小人樊须也”出自于《论语》中孔子的两句话。“君子多乎哉”是说孔子从小家境贫寒,所以学会了很多生活技能,但孔子认为,君子的最高境界在于仁爱,而不在于掌握具体的技能,所以他自问“君子需要这么多的技能吗”,答案是不需要的。“小人樊须也”是他批评学生樊须的话,樊须要向孔子学习种庄稼,孔子认为执政者要善于抓大事,不应纠缠于具体事务,因此批评樊须是小人。秦观将“君子多乎哉”这句话偷换概念,解释为君子都是多胡须的,想和苏轼开个玩笑,而苏轼也不甘示弱,将小人樊须也这句话也偷换概念,解释为小人都是繁须的。这虽然不过是文字游戏,却可以看出,两位大文学家广博的学识于敏捷的才思,这正是北宋文人士大夫的雅趣所在。

【康震】:所以我们从这几点里头都能勾勒出大致上苏轼外贸、体形,高个子,头戴子瞻高帽,面颊比较清瘦,颧骨比较高,眉毛长得很秀气,眼睛虽然不大,但是炯炯有神,而且他的胡子我们应该说,虽然不是那么浓密但是只要足够能衬托出他的神采也就行了,要那么多胡须干什么。我们这儿讲到的是苏轼容貌的印象,这个对于我们了解苏轼当然是很关键的。

【画外音】:通过康老师对苏轼心想的描述,我们了解到苏轼容貌印象。苏轼这一生不但饱偿诗书而且善交朋友,在这些朋友当中,既有手握重全的王公大臣,也有不名一文的田野农夫,当然苏轼交往最多的还是那些文质彬彬的读书人,在宋代的许多史料笔记中都记录了苏轼与朋友们的逸闻趣事。

  【康震】:我们都知道,苏轼是一个超级幽默和诙谐的人,他的朋友跟他在一起,他们之间经常会发生很多奇怪的但是又好玩的故事。你注意,这些奇怪而好玩的故事,如果没有相当的学问,你是玩不起来的。

  有一次,苏轼碰到一个对手叫刘贡父,这人专爱开玩笑。苏轼有一天坐一块跟他聊天,苏轼说,哎呀,想当年我跟我弟弟苏辙读书准备考进士的时候,那生活比较艰苦,但是没事儿,我们天天都吃一种三白饭,吃的也挺好。刘贡父说三白饭没听说过,怎么个三百啊。苏轼说,一撮盐,一碟生萝卜,一碗白米饭,三白饭,很好吃啊。刘贡父一听,是吗,嗯,记住了。过了很久以后,有一天,刘贡父说,我请你吃饭,苏轼说,很好,你请我吃饭,吃什么饭。我请你吃皛饭。皛饭?苏轼想,刘贡父读书也不比我少啊,肯定是一种特别的饭,就去了,去了以后呢,刘贡父说,你看,专门给你准备了皛饭,你真得吃。让到餐厅里一看,桌子上摆了一撮盐,一碟生萝卜,一碗白米饭,怎么回事儿啊。

  这个皛是三个白品字型叠在一起,皛头本来是一种佐饭的小菜,刘贡父就抓住你不是说吃着还挺好吃吗,行,我让你吃这皛饭。

  苏轼一看,不动声色,风卷残云,把当年吃过的这个三白饭给吃了,走了。第二天,给刘贡父打一个电话,当然不可能是打电话了。他告诉刘贡父说,贡父啊,明天上我们家来,我也请你吃饭。刘贡父说你请我吃什么饭啊?请你吃毳饭,毳饭?没听说过啊,刘贡父心里知道,这个子瞻肯定要拿我开涮,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去看看这个毳饭是个什么饭。去了以后呢俩人先开聊,聊了很长时间,肚子咕咕叫,刘贡父说,您那毳饭呢,苏轼说不急啊不急,我们两个好不容易见面,再好好聊会儿,等着吧,又聊了很久。都过了正午了,刘贡父说,求你了,您那毳饭呢,我想吃了。苏轼说,准备好了,走吧,往餐厅里一看,桌子上什么也没有。苏轼说,你看啊,饭也毛(冇),菜也毛(冇),汤也毛(冇)。我们都知道,在南方的方言里边冇是没有的意思。

  你知道这个毳是怎么写的吗,三个皮毛的毛,品字叠加在一起。本意是什么呢,是鸟兽的那个很微小的小羽毛。这就叫毳饭,谐音吗,三个都毛(冇),那你就什么都甭吃了。刘贡父说,我知道你等着我呢,可我没想到你这个太毒了。两个人哈哈大笑,然后把准备好的饭菜端到桌子上。

  我说的什么意思呢,在当时北宋知识分子之间他们经常利用自己的才学,利用自己这个学问,开一些个比较高雅的玩笑,无伤大雅。

【画外音】:通过刚才这个诙谐的故事我们看到,一个皛一个毳,都不是生活中的常用字,但是用在这两个场合却恰如其分,令人会心一笑。这不但是一场文字游戏,也是智慧而快乐的游戏。苏轼在文人与民间之所以享有很高的声誉,其重要原因在于他把自己的渊博的学识常常化作调节生活的轻巧智慧。其实这种智慧也是苏轼为官之道的魅力所在,那么苏轼是怎样把这种智慧运用于官场之上的呢?我们就来看看苏轼的官场印象。

【康震】:我们知道苏轼两度在杭州做官,苏轼办公的地方非常独特,把办公桌直接搬到西湖边上,这个是有记载的:宋人的史料笔记《梁溪漫志》里边曾经说“至冷泉亭,则据案判决,落笔如风雨,纷争辩讼,谈笑而办”。西湖边最好在下点小雨那就更好了,伴着西湖的小雨,看着湖面上浩渺的烟气,手底下不停地判,一会儿就结束了。心情既好,办公效率还很高。在西湖边办公这是他的一个习惯。

    我们前边也曾经说过,苏轼办案子是把法理和人情结合到一起来办,宋代的史料笔记《春渚纪闻》里边记载的,有一次两个人,一个被告一个原告到衙门里头来,被告是一个做扇子的,原告是一个绸缎商,被告曾经向原告借了大概又价值两万钱的绸缎,用来做什么呢,做扇子。时间到了没有还,这个绸缎商不干了,把他告上法庭,那怎么办呢,一问才知道这做扇子的父亲去世了,贴了一大笔钱;赶上夏天到了老下雨,这个扇子人家用不上,做出来的扇子卖不出去,这怎么办呢?苏轼就想啊,你要真是判他必须限期换钱,那就是逼得他家破人亡。可这绸缎商,他也要过生活啊,你不判他个公正,他自己怎么办呢?思来想去,苏轼就想了一个绝活,他就给这卖扇子的说,去你们家拿上二十把扇子,我来给你卖扇子,把人家钱还了。这个人听了还有点发蒙,但是知州说了吗,就回到家,抱了二十把扇子,一想这二十把扇子一把就是卖一百块钱,也还不了两万钱啊。苏轼二话没说拿起那个判笔开始在这个扇子上画一些石头啊,画一些枯木,画一些竹子,画一些兰花。不一会儿,二十把扇子变成了二十把非常精美的扇面。行了,你拿到外边去,你去卖,一把至少能卖一千钱。果不其然,这位仁兄拿出去一卖,就不是卖,是外头有人在抢,一会儿就把两万钱就抢回来了。这个事儿记载在宋代的史料笔记《春渚纪闻》里边,绝非杜撰。我们前面也讲过类似的例子,也就是说苏轼判案当然首先要依据法律,你欠了人家的钱不还当然不行,但是问题在于你要结合实际,你判案的目的是为什么呢,是为了公正是为了能够使原告和被告都能获得尽可能公正的结果,并且这个结果能对他们的生活产生有益的结果,而不是判了以后两个人都两败俱伤,所以这是他判案子一个基本的立足点,就是立足民生。

法律是为民众服务的,不是要迫害民众的。这说的是苏轼在地方上做官。

【画外音】:通过苏轼判案,我们看到,他这个地方官具有太明显的文学个性和艺术气质,于那些严行律法的酷吏相比,苏轼似乎有点以情代法,其实苏轼的做法恰恰反映出他深切关怀民生疾苦,为百姓根本利益着想的为官之道。苏轼在扇面上小试笔墨帮助商人还清帐款,这固然是为了解决官司的矛盾,但也充分表明苏轼的书画在当时的崇高声誉。那么苏轼的书画在北宋时期究竟处于什么地位呢?我们就来看看苏轼的书画印象。

【康震】:苏轼不但是大学问家,而且我们知道他还是大书画家。他最擅长画的就是石头、枯木和竹子。我们知道,他有一个表兄叫文同,特擅长画竹子,苏轼这墨竹就是跟他学的,苏轼认为文同的竹子画的好,主要是成竹在胸。所以他有一篇很有名的文章专门就总结了文同画竹子的这个艺术经验,咱们的成语“胸有成竹”其实就是从苏轼的笔下来的。苏轼的字写得好啊,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宋代的四大书法家他居首。很多人都想要他的字,但苏轼也不是一个见了谁就送字的人,可是苏轼有一个弱点,苏轼特别喜欢喝酒,但是没有那个喝酒的本事,每喝必醉,醉了以后呼呼大睡,醒来之后就索要笔墨纸砚,然后就写了一首诗,或者抄一首诗,总而言之,醒来之后必然要做的事情就是要拿着整个文房四宝在宣纸上一吐为快,所以人家就抓住他这个规律老请他喝酒,而且请他喝酒希望他快点喝,快点醉,快点睡,快点醒,醒来之后把笔墨纸砚放在他跟前,他自己有一种遏制不住的书写的欲望。用这种办法很多人都拿到了字,但这其实都不算是真本事。

  有一个武官叫姚麟,他没有机会跟苏轼结交,因为他是一个武官嘛,但是当时有一个文官叫韩宗儒,这个人因为他的父辈跟苏轼有交往姚麟就找他说,你看,我虽然是个武人,但是喜欢这些名人的字画,苦于无法跟苏学士结交,我给你这个任务,你给我一张苏轼的字,我给你一支羊腿,怎么样?韩宗儒一听挺高兴,一来要显示自己有能耐,我跟当代的大儒,大书法家有交往。第二,这一只羊腿也具有很大的诱惑力,答应了。老给苏轼写信,苏轼那是每封信都得回,信一回之后他就把这信交给姚麟,靠这种办法得到了不少的羊腿。后来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苏轼的学生黄庭坚知道了这里边的机关,告诉了苏轼,苏轼听了以后笑了笑也没当回事。后来韩宗儒又给苏轼写信,苏轼因为那几天公务特别繁忙,真的没功夫给他回信,韩宗儒急了,你不给我回信,我没办法得到那个羊腿啊,就派了一个仆人去催。仆人站在前面,苏轼当场要给他回信,苏轼真的很忙啊,摊开正要写信,突然想起来好像黄庭坚说过他拿我这信去换羊腿的事儿,把笔放下来很从容地跟仆人说,告诉你家主人,本官今天不杀羊。所以你看苏轼,我讲的虽然是一个很小很有趣的故事,但是说明苏轼的书法,包括他的画,在当时都拥有很高的知名度。苏轼在作画的时候他有一个基本的原则,认为你做的这个画必须符合生活的真实。有一次,李公麟,当代的大画家,画了一幅什么图呢,就是这画面上几个人在围着一个大碗,在掷骰子,当时画面的情景是什么呢,是那五个骰子都露出来了是六个点,剩下一个骰子立起来还在那儿转,周围这几个人都张大嘴在叫。苏轼一看说,你这个画画的不对,据我所知,除了闽南人喊六的时候是张嘴的,其他地方的人说六这个数字的时候都是闭嘴的,其他的五个骰子都是六个点了,最后的这个骰子大家肯定都在喊六六六,所以你这个口形不对。这说明什么,这说明他对生活观察得很细,他作为一个画家来讲,如果你画的画跟生活的真实完全不符合,那你这个画就没什么价值。所以你看,苏轼不但作诗做文章写书法,他是大家,在绘画方面,他也有自己的理念,并不是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就随便的画几棵竹子,画几块石头,他是观察生活的,他注重绘画方面写生的基本工夫。

【画外音】:艺术来源于生活,艺术之神与生活之形要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康老师认为这就是苏轼遵循的艺术创作原则,无论是画竹子还是画人物,苏轼都主张形神兼备意在传神,作为欧阳修之后北宋最具影响力的文坛领袖,苏轼的门下聚集了一大批有识之士,其中包括: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等苏门四学士,再加上两位布衣文学家陈师道、李廌一同被成为苏门六君子。那么作为苏门的盟主,苏轼与弟子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我们就来看一看苏轼的师徒印象。

【康震】:我们都知道,苏轼是继欧阳修之后文坛的盟主,文坛的领袖,所以想秦观、黄庭坚、张耒这些人都纷纷投在他的门下,是他的弟子。苏轼虽然是文坛盟主,自己有独特的文学的风格,但是他从来不强求自己的弟子们一定遵循自己的创作原则,一定得遵循自己的创作风格,相反的,你们可以完全根据自己的风格进行发展去进行发展,事实上也是如此。我们都知道这所谓的苏门四学士和苏门六君子,正因为他们的创作风格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这样一种局面,才造成了北宋文坛上的繁盛的创作局面。如果大家都遵循一律,写出来的诗,写出来的词,写出来的文章都跟苏轼一模一样,那这个文坛盟主不就失职了吗,所以要达到这样一个高度,要达到这样一个百花齐放的局面就必须在苏门的内部形成一种畅所欲言,批评和自我批评相结合的这样的一种创作氛围,这个非常重要。你是文坛的领袖和盟主,可不是霸主,不是要你来一统江*湖的,而是要让这个江*湖变成一个什么呢,变成一个百花盛开的江*湖。譬如说吧,苏轼和黄庭坚,其实我们知道,黄庭坚的诗到了最后自成一派,号称“苏黄”。而且苏黄米蔡,苏轼的书法排第一,黄庭坚是第二,两个人的书法应该说各有千秋各有特色,对对方的书法也都有自己的看法,不要紧,可以大胆的讲出来。宋代的史料笔记记载的,苏轼有一次跟黄庭坚坐在这儿聊天的时候说,你的书法我看了,确实是进步很快,看上去清新挺拔,不过有一个缺点,我看你这书法这个笔画过于瘦弱,像是挂在书上的一根蛇一样,不好看。黄庭坚说,您是我的老师啊,先生的书法我哪敢乱评论呢,可是老师您这书法显得过于扁平和局促,好像压在石头底下的蛤蟆一样。一般的学生哪敢跟老师这么说话,老师说你那个笔画太瘦,像挂树上的一条蛇,引起你的警惕,你要注意,你怎么能说我的书法像压在石头底下的蛤蟆呢,这没有什么,问题是如果我们真的看了苏轼和黄庭坚的书法作品之后我们感觉到他们两个的这种说法是再形象不过了,为什么呢,这是真话。任何一个伟大的人他的作品都肯定有瑕疵,那你畅所欲言,形成这种宽松的创作氛围,对于这些学生将来的发展,那是作用很大的,所以我们说,苏门的这些弟子们他们的结合无一例外的是以仰慕苏轼的人格、文格、诗格而汇聚到一起的,没有一个人是因为功名利禄而走到苏轼的门下。也正因为如此,虽然苏轼后来的人生历经了波折,历经了坎坷,这些弟子没有一个人反叛他,没有一个人背叛他,也没有一个人背信弃义,忘恩负义,这是什么,这是道德的凝聚力而不是功利的凝聚力。

【画外音】:以上康震老师为我们回顾了苏轼人生当中的几个经典场景,描绘出了几个典型的印象,为我们重新塑造了一个立体的苏轼。苏轼以六十六年的人生给我们留下两千七百多首诗,三百首词,四千八百多篇文章,他的创作生涯维持了四十余年,是一个创作精力极为旺盛的大文学家。那么,苏轼在中国文学史上和文化史上到底占据着怎样的地位呢,对于我们今天的人来说,苏轼的意义与价值究竟何在呢?让我们来看看苏轼的人格印象。

【康震】:我们必须承认一个事实,苏轼在他所涉猎的每一个单项的领域里边都不是最优秀的,譬如说,从哲学来讲,他跟当时的程朱理学相比显然不能相比,从体系的完备性上来讲,苏轼的哲学体系无法与程朱理学相比。从史学来讲他的成就显然不能与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相比。就从诗歌创作上来讲,有一代诗圣杜甫做出的重大的贡献,虽然苏轼本人也是一位诗歌的天才,但论起在诗歌史上的贡献来讲,他也很难与杜甫相媲美。那我们说,苏轼究竟在怎样的一个方向上具有绝对的优势呢,我们说苏轼的优势在于,他一个人占有了所有当时所可能拥有的文史哲包括艺术的门类,很少有一个人能够像苏轼这样在所有的文学、史学、哲学和艺术的领域内全面地展示出自己的才华,我刚才所说的,包括杜甫,包括司马光,他们可能都在自己的领域里边是第一名,是最优秀的。但是没有一个人像苏轼这样在各个领域里边都表现出了特别卓越和杰出的才华,但这还远远不是苏轼的价值,苏轼更重要的价值体现在哪儿呢?我认为有三点:

  首先,苏轼给我们留下了一笔无比丰厚的文学的遗产和文化遗产,他所创作的大量的诗文作品是滋养我们,是养育我们精神世界和心灵世界最为宝贵的财富,这是第一点。

    第二,苏轼以他亲身的实践,为我们树立了一种人格精神的标准,我觉得这个人格精神的标准可以用两位圣贤的话来表达,第一是什么呢,“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们现在认真的想一想这里边刚才提到的每一个环节,苏轼都是在努力的要去做到。我们讲到了苏轼的家庭,我们讲到了苏轼对自己的修养,我们讲到了苏轼怎么教育自己的子女,我们讲到他怎么为官。还有一句话也特别重要,是孟子说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为大丈夫也”,丈夫之气一何状也,我们想一想看,孟子的这几句话真的好像是在给苏轼的一生做了一个再没有过的经准的评价,他真的是做到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在任何的情况下,苏轼都一如既往地坚持着自己的人生的价值观,坚持着自己对国家和民生无比的关注和关切,所以我觉得在这个意义上来讲,苏轼所提供给我们的人格精神力量的感召力一点都不亚于孔子庄子和孟子,这是第二点。

    第三点,我觉得苏轼以他亲身的经历实践以及他的诗文,为我们今后人格的发展树立了一种人格的模式,这是最重要的。在苏轼之前,很多的哲学家,很多的思想家,很多的文学家,都在努力的寻找一条更加适合自己身心全面发展的人格的模式的道路,但是由于种种的原因,这样一个模式,这样一个道路未必能够寻找到。到了宋代,这个中国封建社会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都充分发达的时代,终于使得知识分子有可能在各个方面开始建构自己成熟的人格。而苏轼就是以他自己卓越的天才和学识充当了这个角色。换句话说,我们可以说苏轼是中国古代读书人和知识分子最为健全、最为圆融,也最为后人仰慕的一种文化人格的模式,所以千百年来我们才如此地喜爱苏轼苏东坡,才如此地敬仰他,同时又觉得他是我们人群当中似乎是一个很普通的人,他把那种超然物外,达观自我,关注民生的精神很完美的结合在了一起。

这就是我们所要讲的苏轼苏东坡。

文章来源于摘抄

感谢阅读!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6,039评论 6 49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2,223评论 3 39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1,916评论 0 351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009评论 1 291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030评论 6 38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011评论 1 29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934评论 3 416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754评论 0 271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202评论 1 309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433评论 2 33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590评论 1 34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321评论 5 34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917评论 3 32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568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738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583评论 2 368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482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画外音(预告)】: 苏轼不但是史上最著名的文人,也是史上最有名的美食家。然而,屡遭贬谪的苏东坡很多时候食物奇缺,...
    断桥隐残雪阅读 1,806评论 0 0
  • 【画外音】:遭遇“乌台诗案”的苏轼丢官卸职,被贬黄州,戴罪的犯官苏轼如何成为家喻户晓的苏东坡?才华横溢乐观豁达的苏...
    情浅自不知阅读 1,257评论 2 4
  • @1-3: 雅芳、4-6:爽悦、7-9:莫莫 1.初出茅庐 二十多岁步入官场,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凤翔工作三年 ...
    欧阳陈词阅读 535评论 0 0
  • 在Java中提供了四种访问权限,使用不同的访问权限时,被修饰的内容会有不同的访问权限,以下表来说明不同权限的访问能...
    圣贤与无赖阅读 89评论 0 0
  • 文|顽石 驾驶证快要到期了,需要换证,因为不是在当地领取的驾驶证,便在网上查询了相关情况,后又电话咨询了一下,得到...
    顽石_Shu阅读 1,530评论 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