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次跟朋友聊天,说起知识付费现象,朋友吐槽说,现在社会上有些课程太贵了,几天就好几万的收费,太离谱。
一开始,我以为她指的是一些专门针对富人群体的短训课程,有关心灵滋养、婚恋家庭、亲子关系甚至人生哲学之类那种。
后来,她说某中医名家在境外开坛,7天的课程,收费10万。她痛心的是,这样收费,能学得起的人少之又少,不利于中医的发扬光大,眼看着那些珍贵的医术、理念式微,太可惜了。
我倒是觉得,这做法顺应了市场法则,无可厚非,反倒因其定价高昂彰显了应有的价值。
最简单的一点:人必须得吃米才能活着。那些有知识有见解、在某方面是专家的人,他们的知识、见解、观点是稀缺资源啊,这些稀缺资源的“养成”本身需要较长的时间周期,需要付出足够多的心力。相应地,要获得稀缺资源肯定要付出对等的代价,凭什么人家辛辛苦苦研究探索出来的东西要免费给大家用?没道理啊!再说,如果那些成果免费了,创造成果的人要忙于生计,就没有余力去进一步深入自己领域,再造出更多更有价值的东西来,这不符合经济规律,就无法继续下去,故不可持续。
小时候看电视剧《西游记》里有一个细节,讲的是唐僧师徒四人在向阿难领取经书时,阿难向他们要“人事”——以前这部经典电视剧几乎是假期必播,从小到大的假期看得很多台词都能背下来了(暴露年龄了)——长大一点再看到这个情节,觉得如来佛祖身边的人胆子够大够肥,居然明明白白、大大方方地吃拿卡要,不可思议!
可后来印象最深的则是接下来佛祖对此的解释,佛祖说自己曾经给人家讲经,收了三升三斗米粒黄金,还说自己的经文卖贱了。
如今的我特别认同这种解释,人在得到某种东西时,必须有相应价值的付出,得到后才会珍视,付出的双方各得其所,买卖关系才能良性发展。 很少见到什么免费的东西能让人们一开始就很珍视的,比如干净的空气,比如自然的泉水,人们往往是在得不到或者不容易得到的时候,才会感受到失去的切肤之痛。其它,亦然。
想起梁冬先生讲他对《论语》的解读时,曾提到孔子的“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他认为孔子是个实际、可爱的人,会直言不讳地说自己对交了高额学费的学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不厌其烦。我猜想,或许正因为这一点,夫子才能“门生三千,贤者七十二”,不然早饿掉牙喝西北风去了,哪儿可能有后来儒家思想泽被后世呢?!
管理学大师德鲁克说过:“当一个人不知道如何传递自己的价值时,就用价格告诉别人。”
看来,古今中外“物值对等”这一点的认知是一致的,这大概根植于人的所有行为都下意识地遵循经济原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