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们说“定投”的时候,说的是按时按量地来投资一个指数,比如不管市场高低,都每周投资1000块钱。但实际上我们可以这么做,在指数估值相对比较低的时候,你可以多投一点,比如1500块,在指数比较贵的时候,可以少投一点,比如五六百块。这样长期操作下来,相当于你在低位投的钱比在高位多一些,那么整体的收益率就能上去了。
那么我们怎么来判断指数在高位还是低位呢?可以看市盈率和市净率所处于的历史百分位是多少。
“历史百分位”这个概念挺有意思的,比如你现在28岁了,成年的时间是十年。这十年来,你每天都给自己量一次体重,记录下数据,这样你就有三千多个数据点了。然后我问你说,你今天比起之前算比较胖的时候还是比较瘦的时候呢?你就去称一下今天的体重,然后把这个数字和你十年积累的所有数据一比,发现你今天的体重比起历史20%的数据重,也就是你比历史80%的时候都要轻一些,那么你就可以说,自己目前是在相对比较瘦的时候。
那么对应到指数基金投资上我们怎么做呢?比如我们可以设置一个数字,假设是30%吧。那么当你投资的时候,指数的P/E或者P/B估值处于历史30%的百分位之下的话,你就加大投资力度,比如原来投资1000块,现在投资1500块,甚至2000块——这个数字主要看自己的能力和喜好;
同样,如果当前估值在历史百分位30%~70%之间,你就正常定投;而如果现在市场已经比较贵了,百分位是百分之七八十,那么你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减少一定的金额,甚至在市场极端估值情况下,比如屡创市场新高的时候,也就是比历史数据的100%都高的时候,你可以分批卖出,及时地止盈。
这样长期积累下来,你的收益率就会有不小的提高。甚至遇到波动比较大的周期,平均每年收益提高4~5个百分点都是有可能的。
下图是6月20日,老罗话指数投资公众号中发的主流指数的估值百分位的数据,你可以参考。同样,这类数据在一些其他公众号,各指数的官网上都能查到。
如果你能够按照这种“低位多买,高位少买,极端位置分批卖出”的方式长期自律地定投主流宽基指数基金的话,相信你的收益率会相当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