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是需要深厚的文化底蕴培养的,虽然每个人的审美都不一样,但是审美就是有层次和高下的,也就是说,审美一定程度上也是认知的一种体现。比如有段时间上流行的审丑,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大家的审美水平不一样。当然,这并不是说我的审美水平高,只是说审美也是需要学习的,不同的阶段对美的认知不一样。
审美,名词,一种阶梯,指一个人对美的认知水平,和品位相反,它更多关乎个人的内心。
不记得是在哪里看过这样一个说法,说如果你看到一幅画,如果第一印象觉得它很吸引你,但是你又看不懂(前提是你大概有了一定的绘画的知识和鉴赏水平),如果不是特别贵的话就把它买了收藏吧。当时看到这个说法就觉得有道理,为什么呢?
因为艺术家其实是走在观念前面的先行者。他们用自己的探索来追寻未知之地,用新的表达来拓展美的宽度和广度,用色彩、光线、形态、结构等重新组合出新的艺术品和美;甚至,重新定义美。因为美是一个褒义词,它的反面其实也依然是一种美,美不必然包括感官上的愉悦。
审美不是静态的,它不是由一张张静态的画构成的坚实整体,而是一系列观念的流变。新的观念从旧的观念中突破出来,找寻新的表现形式。因为它透彻地研究过旧观念并且深深理解,所以它能够欣赏过去。然而反过来却未必成立,持有旧观念的人会认为创新是个无聊的把戏,就像当初人们对印象派的嘲讽一样。
所以,美不仅仅是感性的,更是理性的,要结合当时的环境去理解,就和读书一样,我们现在觉得地心说很愚蠢,可是在当时就是伟大的进步。
我不懂艺术品,但是每次去博物馆或者展馆前会做大量的功课,等你再去看那些你觉得平淡无奇或者惊艳绝伦的展品时就会和历史结合起来,发现每一个都是那么生动有意境,每一个展品都是一个故事,一个时代,一种观念的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