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草蛇灰线
如果不是英国脱欧闹得沸沸扬扬,很多人与欧盟的交集,可能仅仅是APP中不断弹出的欧洲七日游广告。
这个占地242平方公里,影响着3.5亿人口的政治经济共同体,既促进了欧洲28国的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力,又承载着欧洲失落的贵族们努力保持自己政治话语权和国际影响力的使命。
既然又能促进经济发展,又能提高国际政治地位,那英国又何以吵吵嚷嚷这么多年要脱欧呢?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把蛋糕做大和把蛋糕分配均匀,从来都是一件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事。
然而古人有云: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当初又是怎样的爱情,能让欧洲各民族放下千年的恩怨结成一个联盟呢?
欧盟经济共同体的初步实践,可以追溯到19世纪拿破仑在封锁大陆期间实行关税同盟,有一点经济学常识的读者都应该知道,关税同盟能大幅降低各国之间的交易成本,显著提升贸易的活力和效率,从而促进各国经济的发展。在初步尝到甜头之后,关税同盟这种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实践就不断在不同范围内多次使用。尤其是1948年由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三国组成的关税联盟,实施免除关税,开放原料、商品的自由贸易的政策,对当今欧盟的建立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02 夹缝求生
二十世纪的欧洲,在经历了一战和二战之后,巨大的战争创伤让欧洲列强昔日风光不在,虽然在美国的帮助下基本走出了战争的阴影,然而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又夹在了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间,为了不成为美苏冷战的炮灰,也为了抑制美国单极化世界霸主的野心,欧洲几个核心国家加快了推进欧盟成立的步伐。
真正为欧盟的成立奠定了实质性基础的,是1951年由法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以及西德6国签署的为期50年的《关于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条约》(又称《巴黎条约》)。
在后工业革命的20世纪,煤炭和钢铁是工业生产的粮食和骨架,是关系到各国经济命脉和军工生产的最重要的原料。将钢铁和煤炭置于一个“超级领导”之下,基本就相当于把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合并到一起的王炸操作,保证了欧洲没有任何国家有能力挑起纳粹那样极端化的战争。
军事上的联合带来了经济发展环境的稳定,随后1958年,正式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旨在创造共同市场,取消会员国间的关税,促进会员国间劳力、商品、资金、服务的自由流通,欧盟的形成又向前跨出了一步。这时的欧盟,法国无论从经济、政治、军事上在欧洲共同体中都扮演着大哥的角色,这就为英国加入欧盟碰壁埋下了伏笔。
03 英法矛盾
1961年8月,英国第一次申请加入欧共体,但是遭到了法国拒绝;1967年5月,英国再次申请加入欧共体,在11月遭到法国拒绝,在是年12月召开的共同市场部长理事会上,法国再次拒绝了英国的申请。按照当时的国际环境来看,欧洲各国团结一致明显更能保证自身的安全,英国就算衰落了,好歹也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加入之后必定能壮大欧共体的力量,法国为什么却几次三番拒绝英国加入欧共体?
纵观英法的历史渊源,你会发现:英法既是夫妻,也是情敌;既是合作伙伴,又是竞争对手;既是伦理上的君臣,又在事实上平起平坐。英法之间自古以来的恩恩怨怨之复(gou)杂(xie),给了很多文学创作者无尽的源泉,然而却无益于两个欧洲大国在欧盟中信任的建立。
法国对英国这种深入骨髓的不信任感,主要植根于17-18世纪的百年战争英国丢掉所有的海外领地之后奉行的“大陆均势”政策:力图维持一个分而不乱的欧洲。英国自那之后开始了自己劣迹斑斑的“搅屎棍”生涯,而法国则积极在欧洲大陆寻求霸主地位,英法两国开始直接对位厮杀。
鉴于英法之间长达千年的矛盾纠葛,以及英国的种种劣迹,法国深怕自己又成了当年俾斯麦所说的被英国利用的傻瓜,不希望英国继续在欧洲搅混水来领导欧洲,重温他的帝国梦,因此几次三番反对英国加入欧共体。一直到1970年,法国才同意与英国谈判并且做出让步,最终英国得以在1973年1月1日正式成为欧共体的成员国。
04 欧盟终成
欧盟正式形成是在1991年12月,欧共体在马斯特里赫特首脑会议上通过了建立“欧洲经济货币联盟”和“政治联盟”的《欧洲联盟条约》(通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
自此之后,欧盟基本完成了政治、经济、军事、货币的统一,在国际经济和政治多级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