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谜语导入
一物不大两头翘,只有肚子没有腰。半斗粗粮半斗菜,换来一斗白元宵。打一动物(母鸡)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生字关,词语关。)
①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②边读边标画课文中的生字词,并尝试理解意思。
③检查朗读。(我会认通过识字游戏去掉拼音或带拼音来检查学生的生字词掌握情况以及重要词语意思的解释(连线的形式)和多音字的用法(屏,折通过组词或者放在具体的句子中来记忆。)以及通过加一加,加偏旁或者比一比的方法来识记需要会写的字。)
二、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默读课文,画出我对母鸡态度前后变化的句子。
①我一向讨厌母鸡。
②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二)根据态度的变化可以把文章分成两部分,你知道怎么分吗?
我一向讨厌母鸡(一到三自然段。)
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四到十自然段。)
(三)默读课文一到三自然段,思考一下作者为什么一向讨厌母鸡?找一找并画出来。
①原因一:无病呻吟。出示:听吧,他有前院嘎嘎的后院有后援在嘎嘎到前院没完没了,并且没有什么理由讨厌,有的时候它不这样乱叫,而是细声细气的,有什么心事似的。颤颤巍巍的顺着长佩枪跟或沿着田坝那么扯长了声,如怨如诉,使人心中立刻结起了小疙瘩来。
(哪一个词或者哪一个关键的句子能体现作者一向讨厌母鸡?: 没完没了,并且没有什么理由。写什么戏气的有什么心事似的,颤颤巍巍的。扯长了声如怨如诉,使人心中立刻结起了个小疙瘩来。你想到哪个词语来形容作者讨厌母鸡的原因?:无病呻吟。)
②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母无病呻吟的叫声吧。
原因一无病呻吟:嘎嘎乱叫,没完没了。细声细气,如泣如诉。(配音乐,感受更形象。)
③品一品:
有的时候,它不这样乱叫,而是细声细气的,有什么心事似的,颤颤巍巍的,顺着墙根,或沿着田坝,那么扯长了声,如怨如诉,使人心中立刻激起个小疙瘩来。
(“有什么心事、“如怨如诉”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形容母鸡拉长声音产生讨厌的情绪。配音乐感受)
词语积累:如A如B
④原因二:欺软怕硬。出示:它永远不反抗公鸡,有时候却欺侮那最忠厚的鸭子。最可恶的是遇到另一只母鸡的时候,它会下毒手,趁其不备,狠狠地咬一口,咬下一撮儿毛来。(母鸡对公鸡和鸭子的态度让你想到了哪个词:欺软怕硬)
原因三:拼命炫耀。:出示:到下蛋的时候,它差不多是发了狂,恨不能让全世界都知道它这点儿成绩;就是聋人也会被他吵的受不了。
(“发了狂”“就是聋人也会被他吵的受不了了。”写法讽刺了母鸡的炫耀,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作者讨厌母鸡的情绪。)
小结:我以前一向讨厌母鸡的原因:①无病呻吟。②欺软怕硬。③拼命炫耀。采用的是总分的写法,这和《猫》一课的写法一样。
三、课堂练习
①看拼音写词语。
②根据意思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老舍先生对《母鸡》讨厌的态度,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本课的字词你是否想我了呢?让我们听写一下本课词语吧。
二、精读感悟
①你能找到“我”对母鸡态度前后变化的句子吗?快速阅读课文找一找并画出来。
前:我一向讨厌母鸡。
后:我再也不敢讨厌母鸡了。
过渡段:可是我改变了心思,我看到了一只孵出一群小鸡的母鸡。(心思:一向讨厌母鸡。)
“我”前后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呢?找出相关句子画出来,并写出自己的感受。
出示:不论是在院里,还是在院外,它总是挺着脖儿,表示出世界上并没有可怕的东西。一只鸟儿飞过,或是什么东西响了一声,它立刻警戒起来:歪着头听;挺着身儿预备作战;看看前,看看后,咕咕地警告鸡雏要马上集合到它身边来。
(“挺着脖儿,立刻警戒起来”。说明母鸡为了保护小鸡的安全一直保持着高度的警惕,并且不畏任何强敌,随时准备作战,表现出鸡母亲的负责,勇敢和辛苦。)
③出示:发现一点儿可吃的东西,它咕咕地紧叫着,啄一啄那个东西,马上便放下,让它的儿女吃。结果,每一只鸡雏的肚子都圆圆地下垂,像刚装满了一两个汤圆儿似的,它自己却消瘦了很多。假如有别的大气来抢食,它一定出击,把它们赶出老远,连大公鸡也怕它三分。
(“让他的儿女吃”说明母亲非常疼爱自己的儿女。“每一只鸡雏的肚子都圆圆地下垂,像刚装了一两个汤圆儿似的,它自己却消瘦许多了。”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体现出来了母鸡的慈爱。“它一定出击把他们赶出老远。”我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知道母鸡永远不反抗攻击,而这一次句话体现了当母鸡有了自己的小鸡宝宝的时候。如果大鸡来抢食,它一定会出击的,就是大公鸡他也不放过,说明了为母则刚。)
小结:所以我们说母亲是慈爱,勇敢和辛苦的。
⑤出示:它教鸡雏们啄食,掘地,用土洗澡,一天不知教多少次,它还半蹲着,让他们挤在它的翅上、胸下,得一点儿温暖。它若伏在地上,鸡雏们有的便爬到它的背上,啄它的头或别的地方,它一声也不哼。
(“教鸡雏们啄食、掘地、用土洗澡”,“半蹲着”,“得一点温暖”,“爬到它的背上,啄它的头或别的地方,它一声也不哼。”这些重点句子可以体会到母鸡的慈爱和辛苦。)
出示图片:教小鸡啄食的母鸡,把小鸡护在翅下的母鸡,小鸡啄却不哼的母鸡
出示图片:警戒的母鸡。
③想象说话:母亲好像听到了什么东西响了一声,立刻警戒起来,咕咕地警告鸡雏,好像在说(孩子们不要跑远了,快到妈妈
身边来。)
出示图片:让儿女吃食的母鸡。
④想象说话:发现了一点儿可吃的东西,母鸡咕咕的紧叫,好像在说(孩子们,妈妈发现美味了,赶快来吃。)
⑥出示:在夜间若有什么动静,它便放声啼叫,顶尖锐,顶凄惨。无论多么贪睡的人都得起来看看,是不是有了黄鼠狼。
(“有什么动静,它便放声啼叫”说明母鸡为了保护小鸡的安全,夜里也保持警惕,这段话具体描写了母鸡的叫声,让我们感受到妈妈的负责、勇敢和辛苦。)
⑦品一品: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伟大,因为它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三句话都是在写母亲,对母亲的赞美逐渐加深,这就为母就是让所表现出来的母爱所震撼,认识到天地间所有的母亲都是英雄。这是对普天下所有母亲的赞颂。)
⑨如何理解最后一句话,“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作者用“不敢”来表达自己对母鸡情感的变化。他此时已不是简单的喜欢,而是对母爱的一种纯洁神圣的尊敬,是情感的升华。作用:首尾呼应,升华主题)
小结:讨厌(无病呻吟,欺软怕硬,拼命炫耀),喜欢(勇敢,慈爱,负责,辛苦),赞美(母爱的伟大)。
⑧《猫》和《母鸡》都是老舍的作品,比一比,说说两篇课文在表达上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
相同点:①有过渡部分,结构都非常清晰。
《猫》一文写了猫的性格古怪,淘气和可爱,由两部分构成;并以“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可爱”为过渡,将两部分紧密的连在一起。
《母鸡》一文分为母鸡孵鸡雏之前和母鸡孵鸡雏之后,以过渡段使文章浑然一体。
②采用总分的段式。采用总分表现小动物的特点,这两篇课文都通过点滴小事生动具体的进行描写。
③在语言上的运用。都是生活化的语言风格,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不同点:①在情感表达上不同。《猫》表现了作者的喜爱之情。《母鸡》情感上产生变化,有讨厌变成不敢讨厌。
②在叙述动物的特点上不同。
《猫》先写了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在具体写它的表现。
《母鸡》先写我一直讨厌母鸡,再写他令人生厌的三个方面。
三、课堂练习
本文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描写了作者对(母鸡由讨厌到喜欢)的变化,表达了作者对(母爱的赞颂)之情。
四、拓展延伸
看到这幅雨中护鸡图,请你发挥想象,以“母子之情”为主题,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五、作业:点滴之恩,当涌泉相报,今天的作业:请你写一写对母亲最想说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