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于“双减”政策的理解就是老师们在教学上要最大程度的扬学生之长,避学生之短,让优生更优,让学困生有尊严的生活在学校这个大家庭。自从双减政策出台之后,我就很高兴,真正的为我们班里的学困生而高兴。他们一个个都那么乖巧、勤快、乐于助人,却因为文化知识不足以优秀,渐渐的失去了所有正向快乐,没有自信、眼里无光,看着小小年纪的他们,心里不免生出许多遗憾。我喜欢双减政策,觉得是为他们创造了很好的条件,但是这些孩子怎样才能在小学阶段不受成绩的影响而拥有本该属于他们的灿烂笑脸呢?
在今年的工作中,让优生更优,我是有办法的,让学困生有尊严却太难了。今年我仍然教六年级英语,接班的这段时间,班里的几个孩子英语水平处于二年级的程度,而且学习习惯很不好,和上一届的六年级比起来,这几个学困生有点儿“装”,装的好像无所谓,对什么都满不在乎一样。印象最深的是3班的白同学,看着乐呵呵的一个人,但是和老师说话时,头从来不敢抬起来,总是低着头,让人心生爱怜。
现阶段,和他们的相处,以课下谈心为主,慢慢的挖掘他们的兴趣点,让孩子有正向快乐可寻,找到自己的闪光点。因为他们中的大多数,属于无爱好,无特长,语数英不好,体音美也不爱,对于学校课程没有半点热爱可言。如果换做一个成年人,对于自己不喜欢的东西,你可以忍耐一天坐着听讲,你能忍耐6年时间甚至更长时间都安安静静坐着听讲吗?
这些孩子,5年的时间已经在他们心里种下了太多不一样的种子,今后的几个月时间里,我又该用怎样的方法,让他们挺起腰杆,展现真实的自己呢?
希望更多的人提出更好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