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周末,和孩子们一起读书。
海伦凯勒的自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这也是自己第一次很认真,并且逐字逐句大声朗读这本书。
很快,小家伙们开始为海伦凯勒不幸的身世唏嘘不已。
在他们年仅7岁的记忆里,或者想象里,从来没有听过,更没见过这样一个既瞎又聋还不会说话的人,当然也无法理解这样的人怎么学会读书,写字,甚至演讲。
孩子们惊叹:这太不可思议了!
其实,这么些年来,自己也没甚明了:海伦到底是怎么做到的?靠摸,靠猜,还是故事本身就有某些杜撰的成分在?
关于海伦凯勒的故事本身,没有感同身受,所以,自然无法明了这其中的来龙和去脉。
那天,给孩子们读了两章,然后抛出个问题给他们,也给自己: 如果,只给你三天光明,你做什么?
有一个小女孩说:她要看看美丽的花,去看看美丽的大自然。
一个小男生动情的,红着眼睛说:我要看看妈妈。
孩子们一直沉浸在这个残忍的想象里,根本没有想到反问我。
“假如给你三天光明,你做什么?”
我把这个问题带出了教室,带到了现在,也没想出个答案。
二
朋友说,这是个特矫情的假设,毫无意义。
很多时候,我也和他一样,觉得这些过于沉重的话题,过于小概率的事件根本无需惦念。
人生一世,短短几十年光阴,过一天算一天,何苦那么认真拧巴?
每天的日子已经够辛苦的了,干嘛给自己找事。闲暇的时候,刷刷微博,逛逛论坛,睡个大觉,明天的太阳照常升起,不会早,也不会晚。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不去想,不,确切的讲,是不主动去想:这不长不短的一生到底该怎么过?
如果,给这个问题加个前提:假如给你三天光明,那么大多数人就会认真起来了。
就像这些七岁的小孩子一样,当他们闭上眼睛,堵上耳朵,眼前一片黑暗,周围寂静无声,甚至无法张嘴说话的时候,这种即便短暂的人生体验,也会在一瞬间让他感受到生活原来如此美好,原来,这个世界有那么多值得惦念的人,惦念的事。
而,我们成年人,大多数在这个游戏里已经无法全然入戏。
这些哄小孩子的鬼把戏很难触动我们的神经。因为,我们懒得去装聋作哑了。
即便,我们装了聋,做了哑,却发现生活还是那副嘴脸,波澜不惊,而我们在日复一日的平淡和琐碎里早已失去了主动改变的能力和勇气。
所以,即便给这个问题一个前提“如果给你三天光明”,我们大多也找不到答案了。
上班的时候,有个要好的同事。她比我早五年,从老家辞职来到北京,先后供职于几个大国企,然后和我前后脚来到西家。
记得熟识后的第一次聊天,她说讨厌老板,讨厌工作,讨厌北京。
之后的很多年,她依然没有喜欢上老板,工作,和北京,而且越发讨厌。
在我离开北京的一年之后,和许多办公室的女人一样,她依然经常加班到深夜,经常吐槽老板各种变态,公司各种奇葩。
可是,她不走。
她说,不知道自己去哪里,就算去了哪里,也好不到哪去。
所以,和绝大多数新北京人一样,她也买昂贵的学区房,挤破脑袋把孩子送到名校,周末往返于各种补习班。
她说:哪天孩子长大了,她也该从公司退休了。
从此不问世事,颐养天年。
我问她: 如果给你三天光明,你怎么过这辈子?
她回我: 我就辞职,逃离北京,带着孩子和老公环游世界。
三
说来,人真是个奇怪的动物。
口口声声,我们说要热爱生命,热爱生活。可惜的是,我们大多口是心非,或者心口不一,至少,我们做的和我们说的相差十万八千里。更有甚者,我们的说的和做的,根本就是背道而驰。
有人说,还不是迫不得已而为之。
谁不羡慕远方和诗,可,现实的是,我只能在眼前的苟且里把日子过成剧情烂成渣的连续剧。
我们每天像驴一样工作,大多时候低头干活,从不抬头看路。
因为,驴就是驴,再瞎想也变不成千里马,即便哪天当真不想当驴了,也变不成马。因为,早就饿死在变成马的路上。
所以,我们宁愿一直当驴,这样既安全又稳妥。虽然,委屈了许多。
然而,最可笑的是,我们大多数人奢望着把生命馈赠的所有美好一股脑给到老年,或者垂暮之年。
就像我同事说的,等退休了就不问世事,从此颐养天年。
所以,也就不难理解“等到我们老得哪儿也去不了,你还是我手心里的宝, 这句歌词和配套画面可以触动多少人的神经,让多少年轻的,老去的人泪湿衫襟。
只是,当我们老了,我们当真就习得如何善待自己,善待爱情了吗?
如果,这些只是年龄的馈赠该多好。
就像,小的时候自然而然学会了爬行,学会了直立行走,学会了说话,长大之后自然生理成熟一样,我们随着年龄的增长,就可以顿悟人生的真谛,知道自己是谁,想成为谁,该多好。
可惜,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
我们即将,或者永远失去这种能力。而,注定的,我们老去的那天,也学不会如何安度晚年。
就像,现在有人问我们:假如给你三天光明,你做什么一样?
除了辞职,除了,离开北上广,除了去环游世界,我们没有更多的答案。
因为,我们从来没有认真地扪心自问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