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高质量发展需要高质量党建来引领。要树立正确用人导向和工作导向,引导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践行正确政绩观,增强本领、担当作为、争创佳绩。”在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树立党员领导干部正确政绩观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抓紧抓实,以正确政绩观校准权力观、事业观、发展观。
注重把好干部教育关。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要坚持以教育引导为主、预防为先,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加强党员领导干部的政绩观教育培训。持续巩固拓展党纪学习教育成果,将学纪、知纪、明纪、守纪贯穿党员领导干部干事创业全过程,引导广大党员领导干部从思想深处拧紧政绩观“阀门开关",真正把树牢正确政绩观镌刻在灵魂深处、体现到抓落实行动之中。要突出政绩观熏陶教育,依托县委党校和援疆培训资源优势,开展系统教育培训,做深做实日常教育引导,把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作为各级各类党员干部培训的重要“必修课”,促使党员干部时刻把好思想“总舵”,确保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注重把准干部考核关。政绩考核是推动工作落实落地的有力抓手,要坚持把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情况纳入党员领导干部实绩考核范畴,兼顾和谐稳定、乡村振兴、安全生产、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做到考人与考事相结合,综合作出评价。要严格落实“能上能下”制度,增强考核精准性,客观判断干部个人贡献与单位及领导集体作用、干部主观努力与外在条件、干部显性业绩与潜在业绩,确保考实考准干部政绩。要增强考核的引导性,把考核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评优评先、职级晋升的重要依据,奖优罚劣,引导督促干部遵循科学规律办事,坚决防止违反客观规律“大干快上”,脚踏实地推动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注重把牢干部选用关。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不是短期的,而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必须注重在平时下真功夫、狠功夫,同干部选拔任用管理全链条有机统一起来。要坚持突出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坚决不用动机不纯、作风不正、好大喜功、急功近利的干部,以正确用人导向引领干事创业导向。要始终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加强识别研判,严格落实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和民族地区干部“四个特别”标准,注重在“急难险重”工作一线了解干部、考察干部,优先选拔政治过硬、本领过硬、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干部,真正把为民服务、为民造福、促进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能人干将选出来、用起来,推动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展现更大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