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拾遗录(三十二):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光绪二十四年,志大才疏的康有为,在晚清宦海算是彻底火了一把。“公车上书”之后的“维新变法”,他不认为自己的步子迈得太大,毕竟敢当着慈禧心腹大臣荣禄的面,直言:“杀几个一品大员,法就可以变了。”又授意谭嗣同点了一把野火,直接摸到了慈禧的逆鳞。“围园弑后”都是如此不以为意,康有为的自负,简直就是康“有人”,但是一个根基尚浅的光绪,“不致有负圣意”换来的却是维新诸臣的急躁愤事,断章取义。“朕位且不能保”被改为“今朕位即不保”,“妥速筹商”亦被理解为“妥速密筹,设法相救”,唯恐天下不乱的“有为大师”,大手笔之后仍可以拍拍屁股一走了之,却不知道自己给刚刚“媳妇熬成婆”的袁世凯出了一道难题。
其后,在“毓兰堂”被光绪升授为“候补侍郎”的袁世凯,掂量着自己的本钱,那是七千北洋新军,三天后的夜晚,却在小站驻地等来了谭嗣同的造访。袁世凯只能揣着明白装糊涂,表示将认真考虑,谭嗣同前脚刚走,就连忙找到他的智囊尹铭绶秘密研究。尹铭绶虽然“名不经传”,其实经历足够传奇。作为光绪二十年的殿试“榜眼”,本是被东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张之万一眼相中,应授“状元”,却因八名阅卷大臣中的户部尚书翁同龢更倾向于张謇,并且多方为其通融,于是尹铭绶与“状元”失之交臂。所以尹铭绶亦是有真才实学之人,他告诫袁世凯:“两宫相争,旧势远超于新,与其冒险,不如退而求易。”
但是,尹铭绶虽然建议袁世凯做个告密者,其实算是被这种根深蒂固的裙带势力,伤害过的切身感悟,懂得胳膊拧不过大腿。袁世凯则急忙赶往天津的直隶总督府,去见他的老上司荣禄和盘托出,哭着告密将其也拉下水,和荣禄绑在一起的袁世凯,算是彻底爬上了慈禧的大船,这一次宦海风浪化险为夷,不仅平稳着陆,还赚得盆满钵满。十年之后,袁世凯署理山东巡抚,前任巡抚毓贤已经被撤职,面对的棘手问题是对待义和团拳民态度。袁世凯自然又找尹铭绶商量,这一次尹铭绶的献策也是险招。此时洋人虎视眈眈,大有浑水摸鱼之势,而慈禧太后的态度也很明朗,“用义和团以御外寇”,而东南半壁的实权督抚们,已经实行互保之策。
最终,尹铭绶建议袁世凯对义和团以“怀柔”为上策,亦可讨好“西太后”,对洋人同样也不能怠慢,虽然有悖于太后,但是也应“尽逐拳民”。再加上“象征性”的出兵勤王,这种两手抓的策略,让袁世凯在接下来的庚子大乱中,再次赌赢了君心与大势。而然尹铭绶虽然在宦海浮沉中,两次助力袁世凯兵行险招,且化险为夷,却在袁世凯坐上北洋的头把交椅之后,因为庙堂抱负相左,不惜悬节而去,寓居在上海,做起了卖字营生,亦不接受接济。袁世凯虽然多方相请,尹铭绶均“不复为官”,毕竟这位本应是“状元”晚清士子,能够上书弹劾自己的老师徐桐,这位“恶西学如仇”的体仁阁大学士,对于宦海那套蒙面唱戏的剧本,已无任何恋栈。
参考资料:《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