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任教于美国加州克莱蒙特大学,一直在关注人类的积极心理体验,积极心理学的世界级领军人物。
心流,说的是这样一种状态
就是人们在全神贯注做一件事的时候,那种沉浸其中的忘我状态。这个词英文是 flow ,流动的意思。你看,用它来表示那种水到渠成的心理感受是不是很形象,它就像海底看不见的洋流,只要专注地保持浮力呆着,水流就能带着你在海底畅游。
其实你肯定也有过心流体验,比如画画、下棋、上网、打游戏的时候,当你忘记时间、忘记吃饭、忘记上洗手间,你就已经处在心流当中。
可能你会认为,生命中最幸福的时刻,是可以什么都不想,完全放松的时候。其实不然,虽然这个时候也感到快乐,但最优体验却不是发生在这个时候。最优体验发生在,一个人为了一个艰巨的任务辛勤付出,把体能和智力发挥到极致的时候。只有在此时,人们才感觉有能力控制自己的行动,主宰命运,这就是最优体验。它完全是人类自己缔造的。就像游泳健将刷新纪录,攀岩高手又攀登到一个山顶。他们在拼搏时并不会觉得愉快,可能还会肌肉酸疼,精疲力竭,但活动结束后他们会觉得特别满足,甚至体会到这是生命中最美妙的时刻。这种日积月累的生命体验,汇集在一起,成就了一种自行决定生命内涵的参与感,这就是人们能够想象的最接近幸福的状态。
心流的出现需要具体满足以下条件
第一个条件,那就是清晰的目标
心理学实验发现,相对被迫做一件事,当一个人没事可做,漫无目的的时候才是体验最差的时候,他的精神会涣散,俗话说没有精气神,也会陷入忧虑、恐惧和无聊这些负面情绪。
而目标明确的人,自尊心也强,美国哲学家和心理学威廉·詹姆斯说过,自尊心的强弱取决于期望与成功的比例。因为目标定的太高、成功次数太少,这个人的自尊心就会长期得不到满足,他的体验自然很差。相反,若是没有目标,那更谈不上自尊心的满足。可见,目标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不论行动的目标是主动还是被动,都比漫无目的的行动来得好。
当人们面对一个清晰的目标时,就会采取一些手段,来达成这个目标。比如登山者,会给自己设置登顶的目标,这样他才会知道该组织什么装备、走哪条路线、为可能遇到的困难做准备。这时候,人的内心就是明晰的。
其次,是即时反馈
它能让人在每完成一步之后,立马知道自己做得究竟好不好。登山的人,每攀登一步便知道,自己的位置又上升了一截。清晰的目标和即时反馈是相辅相成的。
没有清晰简单的目标,根本不可能有反馈——因为你不知道做到了没有。大部分人不容易坚持目标,是因为他们的目标都是模糊不确定的。比如健身,“每次尽力做”就是一个不清晰的目标,你的大脑还需要在努力的时候反复思考“是不是尽力了?”,很难投入;但是如果把目标设定到:“每组12次,组间休息30秒,实在做不到就放下”,这就是个清晰能反馈的目标。即时反馈,能够让你不至于浑浑噩噩,而时刻清楚自己在做什么。
最后一个帮助达成心流的条件,就是挑战的难度和能力的匹配。
高能力做低挑战的事容易无聊,低能力做高挑战的事容易焦虑。如果做一件事不是无聊就是焦虑,这体验怎么会让你坚持下去呢?而在焦虑和无聊之间,有一个神奇的空间,人在其中很容易进入专注状态,这就是心流通道。更加精确地说,当难度略高于技能5%-10%的时候,最容易有心流。使出浑身力气登上顶峰的人,也在挑战和能力之间找到了平衡。
在目标明确、能够得到即时反馈,并且挑战和能力相当的情况下,也就满足了创造心流的三个条件,人的注意力会开始聚集,逐渐进入心无旁骛的心流状态。此时的你,已经达到了身心合一,丝毫容不下无关的念头和情绪,甚至连自我也消失不见,但感觉却比平时强烈,过去2小时就好像只过了2分钟,不论做什么事都会价值百倍,因为做事本身成了目的,这是一种极致的体验。它就像一块磁铁,吸引你发挥高超的技巧,主动迎接挑战。
为什么时下人们不容易获得心流体验呢?
好像童年时期单纯被一个事物吸引的乐趣消失不见了。因为想要让心流通道出现,需要投入大量精力。人们宁愿用现成的电影情节和娱乐节目来填充脑袋,被动享乐,而不愿意调用自己的注意力到更加耗神,但也能带来更多回报的心流体验中。这就是我们说的第三个观点,清晰的目标、即时反馈、挑战与能力的配合创造了心流体验。
当出现清晰的目标、即时反馈、挑战与能力匹配的时候,就会出现心流体验。如果你想创造更多心流体验,就要想办法让你正在做的事情满足这些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