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阅读一本书》十一、赞同或反对作者

阅读工作完成的标志——在读完一本书时,你觉得你可以说“我懂了”,并且在你看懂了全书之外,还对作者的意见完全赞同。当然这是建立在一本好书的基础之上,也就是说这是一本可以理解的书。

当读者不只是盲目地跟从作者的论点,还能和作者的论点针锋相对时,他最后才能提出同意或反对的有意义的评论。

偏正与公见

如果你读懂了一本书,却不同意作者的状况,要做到理想化的辩论就必须满足以下三种条件:

  • 争论是在说理,而不是流于情绪化。因为当你情绪很强烈时,你可能会认为自己很有道理。
  • 你要把自己的前提或假设摊出来。
  • 派别之争几乎难以避免地会造出一些盲点,要化解这些盲点,应尽力尝试不偏不倚。

判断作者的论点是否正确

  • 说一位作者知识不足,就是在说他缺少某些与他想要解决的问题相关的知识。需要注意的是,除非这些知识确实相关,否则就没有理由作这样的评论。

  • 说一位作者的知识错误,就是说他的理念不正确。这样的错误可能来自缺乏知识但也可能远不止于此。不论是哪一种,他的论点就是与事实相反。但是要做这个结论,你必须要能说明事实,或是采取比作者更有可能性的相反立场来支持你的论点。

  • 说一位作者是不合逻辑的,就是说他的推论荒谬。一般来说,荒谬有两种形态。一种是缺乏连贯,也就是结论冒出来了,却跟前面的理论连不起来。另一种是时间变化的前后不一致,也就是作者所说的两件事是前后矛盾的

  • 说一位作者的分析是不完整的,就是说他并没有解决他一开始提出来的所有问题,或是他并没有尽可能善用他手边的资料,或是他并没有看出其间的含意与纵横交错的关系,或是他没法让自己的想法与众不同。——除非读者能精确地指出书中的问题点,不论是来自他自己的努力求知,或是靠其他的书帮忙,才能作这样的批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