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走出大山,来到了一片田野。只见郁郁葱葱,处处绿油油的。
哇,禾苗已经有齐膝高了。一阵风起,禾苗随风舞动,热浪滚滚,令人心旷神怡。
我心想,幸好农民伯伯们都是聪明的,再没有人干拔苗助长的事情了。不然,哪里有这幅欣欣向荣的景象。
我正想着呢,走过一片菜地,两三个小伙子正低着头在菜地里拔什么东西。嗯,他一定是在拔杂草。
我小时候跟着妈妈去种菜摘菜,经常干这个。
等我靠过去仔细一看,却吓了一跳。
他们根本就不是在拔杂草,而是在拔菜苗。
我认得分明,这不是南瓜苗?那个是黄瓜苗,另一个却在拔萝卜苗!
天哪,你们这不是拔苗助长,搞破坏吗?
我赶紧冲上去,我要制止他们的恶行!
我怒火中烧,嘴里嚷嚷着:“你们这些坏蛋,农民伯伯多辛苦,好不容易种了这么大的苗,你们这一拔,辛苦全白费了。有这闲工夫,不如去“吃鸡”,哼!”
离我最近的小伙抬起头来,微微一笑,对我说道:“我们不是坏蛋。”
我当然不依不饶,横眉冷对:“不是坏蛋?不是坏蛋,怎么会干坏事?分明就想狡辩。”
小伙子的脸晒得又黑又红,古铜色,笑起来象个:“哦,你误会了。”
“我两个眼睛加一副眼镜,看得可是清清楚楚。你们把好好的菜苗活生生的从沃土里拔掉了。这,这,这……这些,可都不是杂草!你,你,你们怎么下得了手啊?”
我指着菜地里横七坚八歪躺着的菜苗,心疼得不行。
这下子,引得另外两个正在拔苗的小伙子都停下来了。
看到我如同愤怒的小鸟,古铜肤色小伙回头看了另外两个人,他们都一起笑了起来。
嘿嘿,人多就可以为所欲为了?我才不怕呢!
结果,另外一个瘦高个肤色略白些,也戴着眼镜的小伙子说话了,他说:“您真的是误会了。”
“证据确凿,我误会什么,我,我要拍下来。”说着说着,我手就往裤兜里伸。我要掏手机,存照为证,我还要报警!
“您误会了。我们拔菜苗是真的,但不是搞破坏,而是搞建设。”
咄咄怪事,现代社会了,还有人想指鹿为马?我可不是秦二世。
我且听听他怎么狡辩。
“是这样的,我们拔菜苗,是为了搞无土栽培。”
“无土栽培?笑话,没有土,还怎么种植?”我硬着脖子顶着。
接下来,我受到了人生中最反差、最触动、也最生动的教育,让我大开眼界。
原来,这几个小伙子确实是农科所的,他们是在进行无土栽培科研。他们拔这些小菜苗,准备移进大棚无土栽培。
我错怪人家了。
没文化,真可怕。
无土栽培,无土栽培(soilless culture)是指不用天然土壤而用基质或仅育苗时用基质,在定植以后用营养液进行灌溉的栽培方法。由于无土栽培可人工创造良好的根际环境以取代土壤环境,有效防止土壤连作病害及土壤盐分积累造成的生理障碍,充分满足作物对矿质营养、水分、气体等环境条件的需要,栽培用的基本材料又可以循环利用,因此具有省水、省肥、省工、高产优质等特点。
为了让我相信,小伙子们还掏出了手机,让我看他们的成果。
看着这一张张图片,我心潮澎湃。农民伯伯要告别几千年脸朝黄土背朝天的苦难历史了吗?
难怪,日前,我看到一则新闻: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院城乡发展一体化智库在北京联合发布的《中国农村发展报告(2021)》作出乐观预判,预计到2035年,中国将基本实现以“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为特征的农业农村现代化。
根据该报告的预测结果,2035年中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将达到70%以上,农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至1.8,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更强。
我当时还半信半疑,能实现吗?
从宋国农夫的拔苗助长,到今天的拔苗助长,其中的跨越幅度,足证科技的飞跃,人类的进步。
我红着脸,害羞地朝几位小伙子深深地鞠了一躬,高兴地离开了菜地。
现在看来,有了这个新拔苗助长,社会主义新农村,必将提前实现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