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看英语、西班牙语等国家现在对亲戚的叫法比较简单,实际上,在以前的欧洲,其亲戚称谓系统也是同样的复杂。
在古代,欧洲和中国一样,也都采用的是“苏丹类型”的亲戚称谓系统[1]。也就是说,在西方古代社会,不仅仅有七大姑八大姨,还有其他各种复杂的亲戚称呼。
我们先从希腊、罗马的称谓讲起,让后再回顾一下英国被罗曼征服之前的称谓系统,最后再看看从何时起,欧洲的亲属称谓逐渐从“苏丹类型”简化到了“爱斯基摩类型”的。
一、希腊罗马时期
罗马人的称呼可谓复杂的很,直系亲属关系的称谓自不必说,还有姑、舅、娘、婶等不同称呼,就连妈妈的爷爷(太姥爷)都有专门的词汇(叫做prosocer)。
我们可以看出母亲这边,母亲的姐妹(姨)称之为Matertera(也就是在母亲Mater这个词之后加上了词缀tera),母亲的兄弟(舅)称之为Avunculus;而父亲的兄弟(叔伯)称为Patruus,父亲的姐妹(姑)称之为Amita的。
舅的儿女(舅表)称呼都是Consobrinus,姨的儿女(姨表)是Matruelis;叔伯的儿女(堂兄妹)称为Patruelis,姑表兄妹叫做Amitinus。
以上还只是简表,其他有更为复杂的亲属关系称谓。举例来说,祖父的祖父(高祖父),拉丁语中叫做Abavus,曾祖父的兄弟(伯/叔公祖)叫Propatruus。
罗马人蓄奴,所以关于奴隶的称呼也比较复杂。以前是奴隶的,释放之后叫Libertα(女的)/Libertus(男的),家里生的奴隶(与外面买来的不一样)叫做Verna。还有奴隶的同伴叫做Conservus,自由后奴隶的同伴叫做Conlibertus(男)/Conliberta(女)。
《马太福音》(18:29)中有句话说到:他的同伴就俯伏央求他,說:“寬容我吧!將來我必還清。” 拉丁文版中此处的就用的是conservus(奴隶的同伴)这个词:et procidens conservus eius rogabat eum dicens patientiam habe in me et omnia reddam tibi
上文说到,几乎很少有语言会给同卵双胞胎之间,专门发明一个词来称呼彼此的关系,因为这种概率发生的太小。然而,在罗马的拉丁语中,就有一系列称呼,来表示与自己100%相似的同卵双胞胎之间的关系。
上表中看出,同卵胞胎兄弟叫做geminus,姐妹叫做gemina,这与普通的兄弟一词frater的叫法是不同的。[2]
总之,罗马拉丁语/希腊文中,都有复杂的亲属称谓系统(苏丹类型),比起中国的来说,一点也不简单。
二、罗马帝国之后
随着罗马帝国的扩张,拉丁语和罗马人的称谓系统也随之扩散到征服地区。原本受到希腊影响的罗马帝国东部地区,通用语仍旧是希腊语。但无论是拉丁语和希腊语,其亲属称谓系统都属于“苏丹类型”,也可以说在罗马帝国境内,亲属称谓系统大多沿用了“苏丹类型”。
随着西罗马帝国的皇帝在公元476年被废黜,罗马在西欧的统治结束。然而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则一直坚持到了公元1453年。
东罗马帝国使用的通用语是希腊语,因此亲属称谓系统实际上变化不大。因此,在之前的文章《生活在“姑姑的女儿也叫姑姑”的社会,杨过该怎么办?》之中,我们就说到,在巴尔干半岛一些国家的称谓中,仍保留着“苏丹类型”亲属称谓的痕迹,源自于此。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查看塞尔维亚-克罗地亚亲属称谓、马其顿亲属称谓等。
那么在西罗马被蛮族灭亡之后的西欧又如何呢?我们从以下国家地区分别研究一下。
1、古英语的称呼
灭亡罗马帝国一支日耳曼部落:盎格鲁-撒克逊人,在5世纪时登陆英格兰,结束了罗马在英格兰的统治。自此到罗曼人征服之前的时期,被称为“盎格鲁-撒克逊英格兰”(5世纪-1066年)。
与罗马/希腊类似,在罗曼人征服之前,盎格鲁-撒克逊时期的英语中,其称呼也是符合“苏丹类型”,只是很多词汇已经遗失,下图是重构的古英语中的称谓。
公元1066年,来自法国的诺曼底公爵威廉率军侵占了英格兰,史称“诺曼人征服英格兰”。来自法国大陆的欧洲文化,逐渐代替了原本受到斯堪的纳维亚影响的盎格鲁-撒克逊文化。古英语中的亲属称谓也逐渐遗失,变成了如今的称谓。
2、通俗拉丁语
古英语中亲属称谓系统的简化受到欧洲大陆的影响,确切地说是受到法国的影响。实际上,在西罗马灭亡后,原罗马各行省被各种日耳曼部落占领之后,拉丁语逐渐走向通俗化(即通俗拉丁语,Vulgar Latin),也就是说,欧洲大陆各地出现了拉丁语的方言版,如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意大利语、加泰罗尼亚语等等。
在拉丁语通俗化的过程中,罗马帝国复杂的亲属称谓系统也逐渐简化,特别是旁系亲属的称谓进行了合并。拉丁语通俗化发生在6世纪至9世纪之间,发展成了当今罗曼语族中的当今各种语言。
与此同时,斯堪的纳维亚语和德语中的称谓也受到了拉丁语通俗化的影响,很多是直接挪用了法语中亲戚称呼的变体。
罗曼人征服英格兰的时候,拉丁语已经完成了通俗化,也就是说,法语进入了英格兰,将原有的盎格鲁-撒克逊古英语的“苏丹类型”亲属称谓逐渐演化成了“爱斯基摩类型”。例如,在当今的英语中的uncle一词,就来自于法语oncle,而cousin, nephew和niece也来自于古法语[3],英语中常常用作表示什么什么in law,也是来自法语的影响,其实这是与婚姻和性有关的关系,如brother-in-law(姐夫)。
上图反映了欧洲语言中亲属称谓的变化[4],有些改变了世代,有些合并使用,有些则予以了扩展。例如,德语中原本表示父亲兄弟(伯父)的词汇fetiro,最后变成了“老表”。
英语、德语、荷兰语、瑞典语等日耳曼语族与意大利语、法语、西班牙语等罗曼语族一同经历了通俗拉丁语的影响,其亲属称谓系统也逐渐从早期的“苏丹类型”逐渐简化,变成了当今“爱斯基摩型”。
三、为何称谓简化了?
在解释印欧语系中称谓的简化,有很多不同的解释。主流的观点认为,核心家庭(nuclear family)的出现,简化了家庭关系,很多原本复杂的亲戚在社会生活中不再重要。
但核心家庭解释并没有指出核心的问题,是社会变化导致了核心家庭的出现,从而在亲属关系上出现了简化,而不是核心家庭的出现导致了亲属关系的简化。
上文《以后将没有七大姑八大姨了?》中,关于中国从“苏丹类型”迈向“爱斯基摩类型”的解释,倒是部分可以用于解释西方亲属关系简化。
罗马帝国灭亡后,西欧城市化的出现、价值观念的转变和法律的更改都改变了原有的社会结构,与之相适应的亲属称谓也趋于简单化。
我们将在下次详细分析。
-
不懂什么是“苏丹类型”,请补习班的同学参见前面两篇文章:《生活在“姑姑的女儿也叫姑姑”的社会,杨过该怎么办?》和《以后将没有七大姑八大姨了?》 ↩
-
本文的拉丁语/希腊语和英语对比表格,来自The Oxford Handbook of Roman Epigraphy一书的附录Roman Kinship Terms, Christer Bruun 和 Jonathan Edmondson编,牛津大学出版社,2015. ↩
-
参见INDO-EUROPEAN KINSHIP TERMINOLOGIES IN EUROPE: TRAJECTORIES OF CHANGE, ROBERT PARKIN ↩
-
来自The Development of the Family and Marriage in Europe一书,Jack Goody著, 剑桥大学出版社,19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