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是600卷《大般若经》的心脏(“般若”为梵语,译为“大智慧”),更可说是佛法的精髓。当年释迦牟尼讲经49年,其中22年的讲课内容如果浓缩起来,就是一部《心经》。
我身边很多人学习《心经》、背诵《心经》、抄写《心经》,就是因为经文中有一句话让人听起来特别激动,那就是——“度一切苦厄”。可有些人学来学去,却都还不知道《心经》到底讲的是什么。
想要“度一切苦厄”是每个人的愿望,谁不希望自己摆脱所有的烦恼和苦痛,自在逍遥,快活一世呢?但往往事与愿违,有的人背诵和抄写了成千上万次《心经》,却也没有摆脱丝毫烦恼。
以前有句老话,“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对于般若部的经文,除了念诵外,还应参悟其中真理才能有所收获。
度苦厄,要先“观”。
观什么呢?一反常态,这里指的不是按我们平时的习惯,用眼睛四处乱看,而是内观我们自己的内心。我们的内心之所以烦恼,是因为受到了所处环境、人、事、物的影响,而生起了念头,这种念头,就是烦恼。简而言之,如果我们对境不生心,对境不起念,那就没有烦恼了。
举个例子。你和一桌人正在吃饭,桌上的饭菜很美味,你吃得很开心。此时,身边一个人总是用私筷将盘子里的菜拨了又拨,挑三拣四才夹到自己碗中,你看到了,顿时生起了厌恶之心。一餐饭下来,你吃得非常不开心,烦恼丛生,本来好吃的饭菜也吃得不那么香了。这时,你“被人所转”。
再举个例子。你昨天和人吵了一架,本来此事已经过去,可以忘记和放下了,可你回去后越想越不忿,连续几天都在回忆吵架的整个过程,心里总是想着当时要是这样、这样地骂回去就好了,想着日后怎样找机会去报复。为此,你连续几天都吃不下饭,睡不香觉,烦恼不断。这时,你“被事所转”。
再举例。你无意间看到了一个朋友的限量款手表,叫你爱不释手。回去后,你对此物日思夜想,因为无法得到而烦恼。这就是“被物所转”。
……
当年让六祖慧能开悟的《金刚经》里那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讲的也是这个道理。
例子举得越多,我们就越会发现,烦恼,其实大多来自于我们自己。人生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中,有一大半都是我们自己找来的烦恼。只要我们不被外境所影响,对身边的人、事、物及环境抱着一颗平常心,将困难和阻碍当做人生必经的历练、将烦恼看作是智慧与胸怀升级的阶梯,我们就可以化烦恼为菩提,心就不会被外境所困,所谓的“苦厄”也就自然不是“苦厄”了。
度苦厄,“观自在”。
度苦厄,还要观。观什么?观自在!
反观自己内心时,问一问自己:“我自在吗?”,“我为什么不自在呀?”当然不自在!我们时时事事都想着自己,将自己和除自己外的一切物质区隔开,一旦有人、事、物与我们的想法不同时,我们就烦恼,就不自在,就有苦厄。
观音菩萨自称为“观自在菩萨”。既然观音菩萨给自己取名为“自在”,我们就来看看菩萨有哪些特征,才敢给自己取名号为“自在”?目前受到公认最多的解释是:“以智上求无上菩提,以悲下化众生,修诸波罗密行,于未来成就佛果之修行者。亦即自利利他二行圆满、勇猛求菩提者为菩萨。”所以我们看,观音菩萨之所以给自己取“自在”二字,是因为他“上求无上菩提,下化无量众生。自利利他,二行圆满。”在这其中,没有一个“我”字。也就是说,观音菩萨之所以自在,是因为他完全“无我”,普度众生!
我们再来看看,哪里有一个“我”的存在?那个我们所执着的“我”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那些我们所执着的人、事、物也在每时每刻发生着变化,抓不住,留不了。如果你进入了甚深的禅定,你会发现:我即虚空,虚空即我。万物一体,无生无灭。那些所谓的“我的”、“你的”、“他的”只是暂时而已。
“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度苦厄,“照见五蕴皆空”。
《心经》中说,要“照见五蕴皆空”,才“度一切苦厄”。“五蕴(色受想行识)”是我们物质精神表现的聚合。“色(物质)”、“受(感受)”、“想(想法)”、“行(行为)”、“识(认识)”这“五蕴”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都不会孤立地生起,都无法稳定,是无常的、是动态的,所以是“空”的。
“五蕴皆空”的空,不是说这个人、事、物没有产生以前是空的,也不是产生以后是空的,而是正在进行中“当体即空”。只有当体即空了,我们在观察和处理一切问题时,才能真正知道“一切皆空”,一眼就把眼前的人、事、物看得清清楚楚,才不会产生错误的判断和执着。
一切苦厄都是正在进行中的东西,它会生就会灭,如同喜乐,不会长久。
如果说这世上唯一一个能“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恒久不变东西,那就是我们的自性。自性是唯一值得我们终其一生、倾尽全力去发掘的东西。
度苦厄,“行深波若波罗蜜多”
当我们彻悟了“五蕴皆空”,就要将所知转化为自己的思想和认识,继而形成一套处理问题的方法,即——行动起来。所谓的“知行合一”,最难的有时不是“知”,而是“行”。如果所知不用于行,证明“知”没有达到境界,知与行就会脱节,产生距离,继而退步。《心经》中的“行深般若”,就是要我们练习在最难排解的问题上,能不能马上“照见五蕴皆空”,继而提起正确认识和行为。
从古至今,让人们生起烦恼之心的事情林林总总,归根结底只是“财”、“色”二字。孟子讲“食色性也”,食和财有关,色就是女色和男色,这就是人的天性、本性。如果我们真正明白了“五蕴皆空”,就会非常清楚“财”和“色”都是沿途风光,都不能长久,都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财色多到一定的程度都不是自己的。如在这里有所突破,就可以超越相关的苦厄,就有机会到达《心经》中的“波罗蜜多”(即“彼岸”)。所以,彼岸就在此岸,当下就是彼岸。“行”,非常重要。
如能获得这种成就,我们在纷繁的世间就能所向无敌、清净自在,不被一切境界所迷,轻易做到境随心转、心想事成,度一切苦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