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的焦虑促使自己亲自动手,替代、干预了孩子的探索;
家长的规则促使自己人前指责、纠正孩子的行动,孩子只好不动了。
到底什么是真正的爱与支持?
家长对孩子做事情的结果有期待,是因为一个好的结果会满足家长内在成就感、自豪感以及其他感觉,孩子那一刻其实就是满足家长内在感觉的一个“东西”,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表现和自己的期待之间的空间就形成了家长的巨大焦虑,有的家长忍受不了这个差距,就要控制孩子做事儿的方式方法,企图让孩子听话并按照家长自己认为对的方法一步一步来达到目标。
我们忽略了孩子的创造力是无限的,他们需要用自己小脑袋里想出来的奇思妙想来享受活动,有时候尽管他们的方法在我们看来是如此荒诞,甚至跟活动的目标毫无关联,但这就是孩子的成长经历,它非常重要。
爱是允许孩子按照自己的方式探索和尝试。
这段文字给了我在教育孩子方面上怎么样的一个思考呢?
阅读后此刻心情是:内疚,自责,后悔,开心,喜悦,庆幸。
内心蹦出一句话:不学不知道,一学吓一跳。
一直以来我都是沿用父母和自己生活经验,根据自己看到的,体验过的在教育孩子,从未真正探索过,想到透过心理学来理解孩子的种种“判逆"行为,和自己内在需求,很多的时候都是在相处的过程中,效果达不到,就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待自己,不但自伤,还无端的伤害了孩子……
在学习6Q之前,一件事情的发生,从未在我自己的身上找个答案,只是把责任推给别人,学了6Q之后,我现在有更多的感悟和觉醒:我才是一切的根源。
现在一件事情的发生会将它化"危机为机会"大家共同成长……
允许孩子哭,允许孩子闹,允许孩子不写作业,允许孩子笑,允许孩子不洗澡,允许孩子去洗菜,切菜,煮饭,晒衣服,拖地,也允许他们舍都不想做,只是单纯的发呆,允许孩子打破东西,踩脏水,骂人,打架,吵架,甚至弄得满客厅全都是水,只因为她们想自己在家建个游泳池……
依然爱并接纳她们,在“照顾自己,尊重他人,顾及环境,三赢原则上全身心的陪伴着他们健康成长……
透过不断的好好学,习,修,我现在内心有了更多的值得感,佩得感,满足感,成就感,价值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