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这场如洪水般的疫情来袭,多少企业一夜之间,陷入了“裸泳”的境界。
大企业在帮助供应商解决资金垫付问题,小企业则面临着生死抉择。而旅游行业迎来“至冷时刻”。禁足的春节,旅游业的劫。疫情让旅游业订单“退改停”暴增,行业按下暂停键。
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疫情是加速器,加速了行业洗牌的过程,加剧了企业生死线上的挣扎。部分抵抗力弱的中小企业 “颗粒无收”、就地卧倒。
破而后立。
疫情是放大器,放大了文旅业发展的长期结构性弊端:人力成本高,运营管理难度高,对实体资源依赖强。前期对线上运作布局投入的匮乏和相应运营基础保障能力的缺乏,让文旅企业主体难以在短期内通过线上运作模式恢复收入。
行业洗牌,提前到来。对于文旅业而言,疏清市场动态,把脉住消费者的消费动向才是关键。
景点景区
反弹性消费狂潮
以景点景区行业为首,疫情之后,势必出现迅猛的“报复性”反弹消费狂潮。景点景区,要配备足够的人力、物力来迎接解禁后的人潮,才能充分迎接这波狂潮,尽最大力挽回疫情的损失。
景区及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为龙头,带动旅行社、酒店、交通、商业、线上平台等业态回升。毕竟游客还是冲着旅游目的地去的,如果目的地的疫情得不到解除和合理处置,其他要素也是难以独自启动的。
但这一波旅游反弹狂潮,只是短暂的,会很快趋于平缓,毕竟疫情之下,不少企业正处于生死存亡之迹,而不少旅游的买单者中,许多人面临失业等风险,许多企业家的财务状况也十分拮据。纵有千万种旅游度假的需求,也得先尽力多挽回疫情造成的损失,毕竟,活着才是首要问题。
消费降级
近郊旅居 或将最快恢复
疫情结束后,近郊旅游,或有新的机会。因为旅行的消费需求一直存在,并没有因为疫情而消失,只不过是推迟了满足需求的时间。但由于疫情造成的经济重创,大家的旅游需求出现了降级。而这一波消费降级,从而使大家将目光锁定在近郊旅游上。
而在近郊旅游中,又有不同,除了观赏性近郊旅游的恢复之外,田园式农旅景点和农旅旅居产品,也许将迎来前所未来的春天。
被隔离在家的日子里,大家对于生活有了重新的审视,对于居住房子,生活方式,有了更高的追求。近郊农旅类产品,尤以一部分有院子,有田地的农旅产品,本身就满足了院中见天地,田园有远方的功能属性与精神属性。对于消费者而言,有景可赏,有田可耕,有院可理,则完全满足全家人第二住所的需求。
但并不代表,这类文旅产品,就能在产品上一成不变。“健康”,是这次疫情留给所有行业的命题。近郊的旅居产品,一部分就在城市边上,可借助该区域或者大都市范畴的医疗资源和突发事件应急资源。但是,旅居产品本身也需要做的是,产品形态里医疗资源的赋能。如果能增加或者加强医疗配置,不失为打动消费者的关键点。
疫情下完全解禁后
极致旅居 渐成主力
近郊旅居,疫情之后最快恢复的业内产品,却并不是唯一的旅居选择。有消费者看中近郊旅游与城市接壤的便利性,就有消费者热衷于更远却更极致的旅居产品。
近郊产品,所见所赏,可能与其现有情况差别不大。于他们而言,旅居,一定是一个旅途中,另一个不同生活世界的居住体验。近郊旅居产品,正因为距离城市较近,生态资源的相似,生活方式的相近,城市同样的喧嚣等问题,或许呆上三五天还行,但对于一段时间的旅游休憩,显然是不够的。
消费者在选择这类旅居产品时,看中的必然是生态气候、交通配置、旅居业态打造、生活方式等等。尚且不谈疫情何时结束,就算疫情结束,大多数人的心理也并未真正解禁。
作为非近郊旅居,如何让消费者愿意进行实地体验的前提,实现真正的解禁,消费者必然是经过了“看见→心动→向往”的情感过程。
所以疫情之下,社交平台、直播平台的火爆,也给文旅项目的营销带来了启发与展望。如李子柒,其视频在YouTube的海外播放量远超CCTV,充分展示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中国式田园牧歌结合的文化张力。
写 在 最 后
要站在时代的风口,做一个破风者。逆风时能前行,顺风时能向上。疫情来袭,旅居从业者亦要在这时期,规划好未来的发展布局。对于新型肺炎,中国人有决心、也有信心去打赢这场战役。大家众志成城,相信冰雪消融后,旅居也将迎来一缕和煦的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