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的一套书终于到齐了,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划,在图书馆里找原版,预读,又在网上比对,几番斟酌后,终于等到了她。可能是因为太期待,心中欣喜碰撞,中学的时候,很喜欢古文,但讨厌应试,一遇到古诗鉴赏就会排斥(也可能是当时的我并没有认识到她的意义),“这么美的诗词,竟然用这样的‘规则’去赏析她,实在是觉得糟糕透顶!为什么那些编辅导书的人要这么肤浅,而不是像文学大家一样去欣赏美呢?”如今,再也没有了这些限制,便可浪漫其中,加上自身思想的需要,更因认识到其经典深意,因而更是珍惜
有时候我会认为现在的我处在一个最好的人生阶段,已学完基本的本科课程,并且踏上了所想要走的路的前端。一方面,因为力学的背景,让我能够保持对数学、物理、力学的热情和探索,它们的思维也是我热衷的,而且因为有力学数学的基础,我对其它知识可以不恐惧;另一方面,是在人文、社科方面的积累,虽不深,但我对它们也有足够的兴趣,当自学过几本外领域的书时,我的思维被打开了,这是一种开放接纳的心态。有时我甚至觉得自己能够学习任何知识,只要我想,我愿意去学。所有的这些综合起来,一方面是能满足我的兴趣和热情,一方面是符合我的志向,再者,能将我所想要建立的修养和思想结合起来,因为我想做一个平衡、和谐的人
关于“宏观”这个问题,当对其好奇与困惑时,让我头脑空白不少,这种空白像是一种累进,无所谓边际,却又想探索些许门道,当然,就目前这个阶段,让我困惑的还达不到问题本身,而是仅限于通向“清晰”的路径,因为问题本身是宏大的。反复地咀嚼,应该会有不少答案,加上这几天的偶遇(书籍或联想),也让我开朗不少,一边是自我,一边是外物,碰与撞,思与明,也许之后会多一些豁然
对于宏观的想法,让我对很多方面的知识都表现出兴趣,不仅是数学、物理等,也有历史、哲学、美学等,但是,我想这不是因为因考虑这个问题才产生兴趣的,这应该是长期以来积累的结果,换句话说,这不是一个“鸡生蛋”的问题,其最后的结果会对我产生怎样的影响,还需要我的实际验证,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