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卢思浩说:“不到别人生活中指手画脚,是难得的修为。”
用一根手指指着别人的时候,三根手指正指着自己。
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学会用一颗理解的心看待对方的不足,才真正标志着人格的成熟。
01
遇事不指责,是深到骨子里的教养。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需要善意的沟通。
杨绛和钱钟书先生的夫妻相处之道,时常让人称羡:
当女儿钱媛媛出生的时候,钱钟书来到病房探望妻子,并且告诉他,自己在家“干了坏事”——把墨水瓶打翻了。
杨绛却笑了笑,温柔地说:“不要紧,我回家洗。”
钱钟书懊恼地说:“墨水呀!房东家的桌布都被染黑了。”
杨绛安抚道:“墨水能洗掉的。”
每当家里坏了什么,杨绛总是说“不要紧”,钱钟书对此深信不疑,并且心怀感激。
很多时候,由于认知不一,每个人的思维都有所差异,沟通方式也各有不同,很多时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然而,“沟通”和“指责”是不一样的。
指责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带着敌意和负面情绪去埋怨对方;
而沟通则是考虑到双方的立场,出于关心,给予对方善意的提醒。
每个人都有面对不幸的时候,与其将矛头直指对方,不如共同面对,冷静思考。
想想生活中有没有听过这样的话?
孩子生病了,心里焦急万分,却听到:“你怎么做家长的,孩子都不会照顾”;
意外发生后,极力想挽回损失,却一而再再而三地被骂:“这一点小小的事情都做不好,你有什么用!”;
拥挤的公交上不小心踩了别人的脚,不停地道歉,对方却不依不饶:“走路不长眼睛吗!”
心理学中有一个著名的“费斯汀格法则”:
生活的10%由发生在你身上的事组成,而90%则由你的反应所决定。
成熟的人有情绪而能操控情绪,不在情绪的影响下意气用事。
高品质的沟通不是情绪的转移,而是从心开始,相互理解。
动辄用指责的语气苛待别人,有时非但没有起到提醒的作用,更容易引起反效果。
不依不饶,最易雪上加霜;
保持客观冷静,才有大格局。
02
宽容体谅,是真正成熟的标志。
在嘴上吵赢别人,是最无意义的胜利。
有一句话说,“与人沟通时,70%是情绪,30%是内容”,当没有正确地表达内容时,误解就会因为情绪的激化而进一步加深。
很多时候,矛盾的产生不是两人之间真的有什么深仇大恨,而是将小事过于放大,不了解真相,也一定要争个输赢。
前段时间,经常看到关于“让座”的新闻。
一天,因为下雨,路面堵塞。好不容易等到一辆公交,大家纷纷挤了上去。
这时,一位老大爷看到座位上有个年轻人睡着了,于是走上去把他拍醒,说:“喂,给我让个座。”
公交上给老人家让座是一种修养,但年轻人为了加班两天熬夜通宵,实在太过疲惫,于是说:“抱歉,我身体不大舒服。”
老大爷却指责道:“现在的年轻人,真不懂得敬老!”
周围的人议论纷纷,用谴责的目光看着年轻人,他叹了口气,站起来把座位让给老大爷。
没想到,就在站起来的瞬间感到天旋地转,之后便不省人事了。
这时,人们纷纷看向老大爷,对方却理直气壮地说:“我哪知道他这么虚!”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公交车上给有需要的人让座,一向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但如果只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便容易陷入狭隘之中;
在全面地了解事实的真相之前,不妄下论断,是一种成熟,也是高情商的体现。
换位思考,宽容体谅,是人与人之间最善良的沟通方式。
形成相互体谅的思维习惯,才能更好地与人相处。
03
不接受无意义的指责。
心灵学家张德芬有一句话发人深省:“别为了那些不属于你的观众,去演绎不擅长的人生。”
为什么有的人总是活在焦虑不安里?
因为在完善自己的过程中,总是太在意别人的目光,活成了别人希望的样子。
破解这种焦虑的方法,最重要的是懂得拒绝莫名其妙的指责,做一个真实的自己。
知名主持人何炅曾经是个十分自卑的人。
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使他从小就事事为别人着想:
在测验时,旁边的同学因为近视而看不清黑板,何炅就帮他将题目抄下来,结果耽误了自己的考试;
有时候剩余一些没吃过的课间餐,他主动收集起来,发给蹲在路边的乞讨者;
老师扭伤了脚,他每天都扶老师去坐公交。
但这一切,却被人说成是“爱出风头”、“爱做作”、“伪善”等,无端的指责使他一度陷入怀疑自我的状态,让他感觉自己做什么都不对。
随着心智的成熟,他才从自卑中走出来,并且深刻地明白到:
撕掉别人给自己贴的标签,活得轻松又自在。
著名画家达芬奇说:“应当耐心听取他人的意见,认真考虑指责你的人是否有理。”
如果对方说得有道理,那么确实该反省自己;
但如果对方的指责只是为了抬高自己,便不必在意,当做没听见。
不要让自己为别人的情绪负责,懂得拒绝无理取闹的指责,是一种成熟的智慧。
太阳从不指责乌云,因为它所散发的强大能量,能驱散密布的黑暗;
大海从不指责小溪,因为它在用自己的方式,容纳一切不能容纳的东西。
老子说:“大道之行,不责于人。”
不轻易指责,是一种修养,也是一种智慧。
这样的人,人缘一直好,福气自然到。
成长过程中的孩子犯错误在所难免,我们在教学中,经常会面对各种各样的学生,会面对学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和错误,如果总是用苛责的眼光看他们,就会提早关闭孩子们对未知事物的探知和了解,孩子是教育乖了,但也永远不可能有自己的发现和认知,永远没有了面对未来世界的勇气和胆量。做孩子们的朋友,与他们一起商量怎么解决下一个难题,这样的人才是孩子们的良师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