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时值三秋半,故名中秋。赏月、拜月、吃月饼、饮桂花酒……阖家团圆,其乐融融。中秋在杜甫心中,是“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游子思乡;在苏轼心中,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亲思遥寄。
在贾雨村心中,是“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的抱负不凡;在张九龄心中,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不尽思念。
在书扉间闻到的是浓浓的桂花香,收集满树的桂花,只为一尝中秋的味道;而在我的记忆中,是父母对儿女健康成长的殷切期盼,对阖家团圆一帆风顺的美好祝愿。
记忆中的中秋节,是隆重而独特的:母亲会早早备好新鲜水果,有柚子、杨桃、橘子、苹果、葡萄等,是水果盛宴。还有月饼、茶叶、书本等“拜月娘”。
我们准备完毕,便在阳台或门前设桌子,摆供品,等待着神圣一刻的到来。小时候贪玩,动手能力强,提着做好的橘子灯走街串巷呼朋唤友,大有金榜题名跨马游街之势,好不热闹。
寂寂的夜里,放些鞭炮,稀稀松松的鞭炮声忽远忽近,点点星火点燃节日的气息,像极了小过年。
八九点钟,开启“拜月娘”仪式,母亲带着我们恭恭敬敬给“月娘”磕头,心中需虔诚默念:月娘保佑合家平安,万事如意。长辈身体健康,平辈工作顺利,孩子快高长大,学业进步……
那一声声“月娘”,是对远古神仙的无限敬意,带着洪荒时代的笃定信仰,亦带着亲切感,如血脉相连。桌子上摆着各科书本,求“月娘”保佑学业进步。而菩萨亦会低眉不见众生,许是众生太苦,许是无能为力,故不忍直视众生。
芸芸众生将自身的烦恼通过跪拜诵念,传送给神仙菩萨,请求他们解答。红尘烦恼万千,剪不断、理还乱。也只能靠个人修行,求得圆满。
从传统习俗中可看出,求神拜佛,带着儒家礼义,对大自然的尊奉之道、敬畏之心。还有个人信仰的皈依,乐天知命,达到内心的平静的一种途径。
拜月后,便是赏月,清风徐来,桂花飘香,一家人围着喝茶吃月饼,聊着嫦娥后羿的凄美爱情故事。
母亲让我们细细观察,明月之中,有嫦娥抱着玉兔婆娑起舞,透过轻纱可见吴刚伐桂树的身影,葡萄树下,静听嫦娥的窃窃私语。
而母亲不知从何而知,跟我们讲起,因祝英台生日为八月十五,命太硬,故感情十分坎坷。坊间有“男怕初一,女怕十五”一说,听完一笑置之,心想此应算无稽之谈。
长大后,知道月球上并没有住着嫦娥姐姐,亦不存在广寒宫等苦寒萧瑟之地的传说,而当真去查了,祝英台的生日正是中秋节。科学击败了神秘,但也少了几分美好憧憬。
八月亦称“桂月”,概因其桂花十里飘香,沁人心脾。桂树带着书香气,款款而来,是谦谦君子,“蟾宫折桂”始终是读书人美好的寄寓。
在古希腊,人们常以月桂树叶编成冠冕,奉献给英雄或诗人,以表示崇敬。英国更延伸出“桂冠诗人”的称号。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八月是好时节,秋风朗朗,心境清明。饮茶、赏月、听潮剧,是年少在家的闲适生活。
耳熟能详的有《荔镜记》、《红鬃烈马》、《琵琶记》等,小时候陪母亲去看潮剧,大戏台上,小生扮相俊俏,小姐娇柔貌美,真是天生一对。
老生的稳重儒雅、花脸的粗狂豪放、婢女的乖巧机灵都体现在脸上、动作上,真是贴切。唱念做打间,出将入相。小小戏台,将悲欢离合演绎淋漓。
父母等看戏人被剧情吸引,感慨万分,愤懑着皇帝的昏庸无能,悲悯着才子佳人的坎坷经历,称赞着将帅的仁义智勇……
而我只觉脚酸,那俗套的爱情故事何以能令人刻骨铭心、念念不忘。渐渐长大,再去看潮剧,却被剧本和音乐所感动。
“潮剧所演传奇,皆习南音而操土风”,那剧本写得可真好,将民间传说与地方实事编撰,故事性与音律感完美结合,方便传唱。剧目文词典雅、乐曲古朴,戏文雅俗共赏,富有地方色彩。
实在是一民间瑰宝,不由得让人心悦诚服。乡间有野气,是天地洪荒遗留下来的叹息,尚未被完全教化。屋外田间,蛙声一片。
芭蕉绿滴,田埂低低,风肆无忌惮地穿梭其间,来去无踪,这份天地大美,是大自然的。乡野的节奏慢,入夜,家家户户门扉禁闭,没有灯火通明,没有纸醉金迷。
远近犬吠声不断,那份寂寥,在月明星稀之际慢慢品尝。一呼一吸,与天地万物共存。一心一念,在尘埃落定时明心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