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地·孤行·影记(8)

(之“冷眼旁观说喇嘛”)

行者无疆tj 文/摄影

图片发自简书App

西藏有藏传佛教寺庙1700余座,僧尼4、6万多人,活佛93人,信众13万人以上。在藏区藏传佛教是传承、是生活、也是文化。

图片发自简书App

在西藏,几乎随处可见上穿“堆嘎”(坎肩),下着“夏木特”(僧裙),身披“查散”(袈裟),足蹬“夏苏玛”(僧靴)的喇嘛。那种暗红色,不管是在白色的雪山下,还是在黄色的油灯旁,抑或是绿色的草原上,都是那么醒目,似乎千百年来不曾褪色。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虽然五次进藏,参观寺庙,接触喇嘛,看那些宗教活动,但终归未能深入其中,难以窥其堂奥。但冷眼旁观,也会有些感觉,让我了解西藏,熟悉喇嘛,感知藏传佛教。下面是我印象深刻的几个场景。

图片发自简书App

记得2001年,住在珠峰脚下的绒布寺。天刚亮,钟磬徐响,诵经可问。我起身到寺中散步,一个俊秀的小喇嘛,正洒扫佛堂,添加酥油。见我走来,灿然一笑,十分天真可爱。一会儿,他肩扛两部经文,手提酥油壶,轻盈地下楼而去。我望着背影问是何经卷,小喇嘛回眸一笑,眼光亮的心酥,他高声回我一句“丹珠儿”。

图片发自简书App

晚课已过,时近黄昏,喇嘛们围着寺庙转经,那是大经堂的后墙,宽厚而高耸,橘红的颜色粉刷至顶,虽浓重但不失温暖,有暮鸦飞过,丢几声聒噪,庙宇添了些许宁静。一位年长的喇嘛缓步走来,在那墙下躬身站定,慢慢将额头抵向墙面,眼睛微阖,默祷有声。少倾,转身离去,那额头触摸过的地方,一个圆而发亮的印迹,深嵌在红墙的余晖中。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一条暗道幽静而深邃,屏蔽了上面经堂的唱诵。地上铺着石板,年深日久,被人们的脚步磨得光滑,湿漉漉的,在昏暗中泛着微光。一臂的宽窄,伸手可及的高矮,看上去略显逼仄。在这一时封闭的空间里,人的感觉被瞬间收束,压缩成一种欲望,会向着远处那团光亮疾行。当隐约望见有红衣喇嘛在接引,便是如释负重的解脱,进入那团光亮,已是宽敞高大的经堂了。那种隐喻和暗示的设计,让我铭记这段行程。佛就是光明。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所见的这些喇嘛,目光里的纯,笑容里的真,都源于心里的善,那是佛祖的感召,那是慈悲的修行。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难以入睡,明天的活动出了些问题,原定的主持人生病挂急诊,最坏的结果就是我这个策划人自己上了。 这个结果不是没想过,...
    梅凉阅读 885评论 17 29
  • 见过我们的人都说我们不合适,都说你不是我的良人。我何尝不知道呢,然而情不知所起故一往而深。 你有满口甜言能吸引很多...
    笑笑生阅读 476评论 0 1
  • 身为一个段子猿,我决定来写写最近的学习心得。 1.简介 在整个Android开发过程中,内存泄露是导致OOM的一个...
    空指针tc阅读 337评论 0 0
  • 麒麟岂是池中物 一遇风雨便化龙 ——席镜明 ​​​[/cp]
    席镜明阅读 222评论 0 0
  • 我是小树,以成为福建运营书店第一人为目标,陪伴福建樊登书店成长为宗旨,今天是写文章第107篇,每天进步一天天,坚持...
    郑惠彭阅读 20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