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养没有标准答案――孩子这么做一定有一个重要原因
既然教养没有标准答案,那么我们就得让我们与孩子,从对与错的思考方式转换为得与失的思考方式。因为从得失角度看待问题没有标准答案,比较不会再处理事情时,不理性的做出百分之百得利,还是百分之百失利的结论。这样我们才比较容易接受客观的事实并作出正确处理。
半月前因突发事故,11岁小外甥住到了我家。生活起居由我照顾,但学习的事情有哥哥姐姐一起管理,我很放心,生活在有条不紊的继续。
暑期的辅导班也放假了,作业按天完成,刚放假,心也飞了。傍晚时分才开始做作业,量超出了想象,为了保证质量,姐姐和他约定:单词听写完后自己对照书本纠错,然后姐姐再改,发现有错误的地方,罚200遍。欣然接受专心做作业开始。当被检查出错误时,小外甥当场大哭起来,好像受了天大的委屈。姐姐按约定执行没错。小外甥大哭的理由是什么呢?(丧母之痛没有哭,也许十几岁的小孩子根本不理解那生死离别,但看着他哭我特别的心疼)拉起他的小手我们面对面坐着。我说:“哭过了,妗妗想知道你伤心的点是啥,好吗?”点头默许。“姐姐罚的太多?”“自己检查了检查的不够仔细?”“夜深了太累,不想做?”“还是有什么别的想法?”小家伙停止了啜泣,说:“我写作业写到手指就是疼的,”哦,还有呢?“我检查了好几遍,有错,姐姐还罚我200遍,太多”。哦,还有呢?“没了。”那我们怎么办呢?你说,“补呗,明天早点做,认真写字,早点写完再玩。”孩子的思路太清晰了,出乎我的意料。
我看到了孩子很守规则,有安排会打算,不想他被狠狠罚。提醒孩子:守规则很好,对你惩罚不是目的,接受惩罚前你需要说出你的感受,表达你的需求。哭,不能解决问题,有啥咱好好说,行吧。
纠错问题跟姐姐沟通后快速解决了。第二天早上8点多,我看到了孩子发到群里的作业。
没有对错,问题让我们一起经历,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