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参加了一场葬礼,让我突然对生命有了新的定义,我在悲伤的音乐和哭声的渲染中夹杂了太多的情绪,死者为大,这一刻,我除了一路送别,没有任何理由滞留。于丹曾说过:“我们一直在寻觅,寻觅,那个我们都有的结局”,我想“逝者已矣 ,生者如斯”也许就是对当下最好的慰问。
古龙说人从一生下来,就开始在等待,等待一个结束,一个死亡的结束,如果说死亡是结束,那么出生是否是开始。
在回家的路上孩子问我:“妈妈,那个爷爷怎么了?”我征了一下,不知如何作答,怕说出来残酷,又觉得撒谎似乎不好。
于是,我百度了一下,明白了别对孩子回避死亡话题的意义。
有报道说:“当孩子问起一位刚刚去世的、关系亲密的亲戚或朋友为什么不来玩时,你会怎样回答呢?绝大多数家长会说:“他出差去了。”“他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了。”总是千方百计对孩子回避“死亡”这个字眼儿。这种做法并不科学。
儿童教育专家认为,对孩子回避死亡并不能阻止他了解死亡。在一次“从出生到长大”为题的绘画作业中,一群幼儿园的孩子有的画了婴儿呱呱坠地,有的画了学生坐在班里上课,有的画了年轻人手挽手结婚,也有的画了人躺下死去。所以,无论怎样回避,孩子总是可以获得有关知识,隐瞒死亡没有意义。
那么怎样才能使孩子正确面对“死亡”这个严肃的问题呢?国外儿童教育中有一个例子可借鉴。当孩子发现一窝小鸡中的一只死去以后问大人:“这只小鸡怎么了?”大人坦然地告诉他:“它死了。”并接着问孩子:“你知道它是怎么死的吗?”孩子也许会给出各种各样的答案,是冷了、饿了或病了……这时,再向他解释:“如果是冷了,就应暖暖它;如果是饿了,就应喂它食物;如果是病了,就应给它吃药。这样,它就不会死了。”
在谈及死亡这个话题时,我们家长可以借鉴以上方法。这看似简单的讨论,既让孩子明确了导致死亡的原因,又让他了解了怎样同死亡做斗争,更重要的是向他传输了爱人爱物、善待生灵的精神和品质。当然,在让孩子知道有关死亡的消息时,也要考虑到具体的环境,如果孩子的情绪非常激动,最好暂时不要让他知道,免得让他过度伤心。可以另选机会,用较为随意的方式告诉他。
到家后,我坦白的告诉了孩子,她若懂的点点头。然后说了一句:“妈妈,我希望你永远都不会变老!”,我瞬间泪目了。
于我而言,就像三毛说的,如果说出生是最明确的一场旅行,死亡难道不是另一场出发。所以,我觉得生命与死亡似乎直通永远,谁也分不清是否真正的结束?
就像文学里说的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我对于这死亡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曾经存活。死亡的生命已经朽腐,我对于这朽腐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还非空虚。
我们人不应该恐惧死亡,他应恐惧的是从来未曾真正地活过。一旦死去,就再也不會失去什么了,这就是死亡的起点。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告诉我们: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一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已把自己的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的精力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那么,平凡如我们,又该如何把握有限的生命,让它在你的人生路上发光发热呢?我们该以哭的方式笑,还是笑的方式哭?或者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
有人问我,下辈子想做什么?我说想做一棵树,把根扎在地下,把叶触在云里,不畏风雨,看遍世态沧桑,活成想要的自己。
我也希望有如你一般的人,把自己活成一束光,温暖自己,照亮他人。
最后,愿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有如夏花之绚烂,死亡有如秋叶之静美。
——我是冰雨,爱你们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