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日,11时40分,嫦娥四号着陆器获取了月背影像图并传回地面。这是人类探测器首次在月球背面拍摄的图片,第一次揭开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纱。我们永远不曾放弃探索夜空,数年前我们也曾派嫦娥三号和玉兔,一起去了解月球。通过嫦娥四号登月的新闻,我也想聊一聊一个深达我们内心的微博账号运营——玉兔号。这个账号即承载着科普的功能,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了科技同样具备人文的温暖。嫦娥四号的登录,也让一大波网友纷纷去它的微博账号下缅怀,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
下面简单聊一聊玉兔这个账号,让人难以忘怀的原因。
前言
2013年,中国的第一个月球着陆器嫦娥三号发射成功,2013年12月15日,嫦娥三号的着陆器与巡视器分离,“玉兔号”巡视器顺利驶抵月球表面。
月球车,学名“月面巡视探测器”,是一种能够在月球表面行驶并完成月球探测、考察、收集和分析样品等复杂任务的专用车辆。
今天,要介绍的线上运营案例就是关于这个中国的第一辆月球车“玉兔号”的微博打造。
2016年7月31日之后,该账号已停止更新,该账号数据如下:
月球车微博运营案例分析
以月球车的身份开通微博
2013年12月1日,“月球车玉兔”在新浪微博开通账号。账号以拟人的口吻宣布和大家见面。该账号的主题人物设定为玉兔车,拟人化为一只小兔子。所以头像以及后面出现的二次元造型皆以小兔子的方式出场,发博的口吻也是以害羞的童稚小动物口气配合形象。
利用新媒体参与科普
2014年正是新浪微博等新媒体最红火的一年。不同于传统纸媒的方式,纸媒倾向于以正经和学术的方式向大家讲解知识,缺点是偶尔过于晦涩难懂。而新媒体的崛起,让科普变得十分亲民和接地气。
月球车玉兔在微博,用新媒体向更多的网友讲述关于它自己的故事。它娓娓道来它的探险历程,它会发它在月球上看到的地球图片,让大家一起和它站在同样的角度欣赏广袤无垠的宇宙,以及大气磅礴的地球母星。
也会开玩笑的称呼自己会赖床,会睡懒觉,也会亲切的称呼在地球研究数据的科研人员为师傅。俨然就是一个懵懂的小学徒在好奇探索月球的模样。
拟人口吻文案引发网友共情
因为在月球独自的探索,也会用文案透露出一种思念故乡的情感,引发读者共鸣
2014年1月25日,在进入第二个月夜休眠前,玉兔号手复杂月面环境的印象,月球的机构控制出现异常。同日,账号运营者在微博发布文字内容:“啊...我坏掉了”,引发大量网友关注,转发量一度飙升到4w。因其账号人设成功的建立,网友十分关系以及寄语了大量的祝福,希望月球车能够平安。
25号当日,因为网友的关注,账号运营者接连更新了两条内容。一条是关于机器的动向。
一条是以拟人的口吻寄语大家新春祝福。收获大批的网友的真情留言。
不同于冷冰冰的科普文字,因为运营者的用心,大家也不得不格外关注玉兔号的动向。作者再次发文,引发网友飙泪——我只是在自己的探险故事里,和所有的男主角一样,也遇到了一点问题。因为这些温暖的文案,我们仿佛也看到了在月球上孤独挣扎、克服困难辛苦工作的玉兔号的身影。网友们也由衷的期盼这只小兔子能够被唤醒。
联动网友自发祈福引发爆点
2月13日,玉兔号成功被唤醒,但是故障仍未被排除。微博出现爆点事件
大V网友们纷纷自发创作漫画内容为玉兔号祈福。转发全部过w。
发博口吻皆以月球车的经历出发,以第一人称讲述故事,成功的拟人化了这个机器的形象。网友们也是由衷的期盼这个月球探索者能够“健康的”在月球进行它的工作。
覆盖度很广的用户运营
账号运营期间,配合果壳网的联动会适时科普宇宙星云,地球以及探月设备的发展史等知识。
虽然这些内容的转发与评论不高,但是精准的覆盖了他的用户。即向有普通的网友做了解释说明,也让一些专业天文学的发烧友能够参与进来。
升华人设与主题,拉大格局
在随后的两年,玉兔号更是超期服役,完成了大家对它的期许。它的设计寿命是3个月,但是它已然兢兢业业地持续工作了10个月。随后更是两年也处于服役期。
2016年,随着玉兔号再次进入休眠状态,微博运营者也更新动态向网友们告别,宣布结束了它的使命。
文案也依旧是暖心励志向,让人不由得不为这只孤独而温暖的小兔子动容。
个人认为成功的原因总结
1、拟人化的文案拉动距离
文案口吻与初始的人物设定保持一致,保持童稚化的口气好像稚子怀揣着好奇打量世界的神情。这样的方式能够拉动网友它的距离,虽然看起来是比较高大上的科技相关博主,然而却并没有让网友觉得不可接触。
2、接地气的科普方式,覆盖度及广的用户运营
在运营期间,与果壳互动向大众科普天文相关的知识。娓娓道来,亲切易懂。会让感兴趣的网友学会了相关知识,同时更是直接让发烧友参与其中。
3、必不可少的正能量宣传
如果不是运营者偶尔爆出来的文案金句,我们可能也只会在纸媒上看到国家对于月球的探索有了新的技术手段。而不会这样怀念,曾经有一只小兔子在月球孤独的度过了2年的岁月,辛苦的为大家收集宇宙的信息,是它,让我们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