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过了哺乳期,你以为能重新夺回安安稳稳睡整宿的权利,然而,你经历的可能是:
凌晨1:00
迷迷糊糊,在孩子身子底下,扯出被他踢走的被角;还没来得及给他盖上,自己却迷迷糊糊的又睡着了;梦境中已经给孩子盖好了被子,忽然醒来;一边埋怨自己怎么睡着了,一边把还攥在手里的被角妥帖的盖在孩子身上。
凌晨2:00
一只手重重地打在脸上,慌乱中没有分清现实还是梦境,努力睁开眼睛,发现施暴者四仰八叉,毫无悔意的睡在身旁。我们一边委屈的往床角里挪了挪,一边在心中骂这两米的床也没能找到个能伸直腰的地方。
凌晨3:00
一串诡异的笑声在房间回荡,突兀却不陌生。“他又梦见什么白天想做没敢做的坏事儿了?”我们在心中思忖,一边有种窥探的窃喜,一边怀念这纯真的笑声似乎只有童年的梦。
凌晨4:00
不明原因的自然醒,习惯性的摸摸孩子的被子,摸摸孩子是不是出了汗,在漆黑中,听见窗外的鸟已经叽叽喳喳的叫了起来。
凌晨5:00
天就要亮了,是否应该早起?每天是不是应该更努力的做自己,纠结着,纠结着,在纠结中又睡着了。
6:00了
不得不起。在床上不舍的翻了几个滚,最终还是用一只手推开了床,支起了身体,与床板做最后的别离。
断断续续的睡,让每个长夜都显得更长,然而再长的长夜也还是不够睡。
有多少次我们立下誓言要把孩子扔回自己的床,但都因半夜哭喊的“妈妈”半途而废。
有多少次我们信誓旦旦的要把孩子扔回自己的房间,但都因为半夜孩子跑过来可怜兮兮地爬上床而妥协。
我们一边抱怨自己不够坚定,一边安慰自己孩子终归会长大,不过再忍两三年。
忍着忍着,就想问自己:是什么让我们母爱泛滥使得我们摆脱不了睡渣命运?如果不是自寻烦恼,那一定是因果报应。
记得自己五岁那年,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夏夜,被一道闪电晃醒的我,没有被闪电吓到,却被一旁睁圆眼睛看着自己的母亲吓了一跳。我有些生气地问母亲“干嘛呀”母亲说:“我怕你害怕。”
如今每个雷雨交加的夜晚,我都有点困惑是否该怕孩子害怕,但终归心中有些担忧当不下。
似乎是从成为母亲那一刻,我们真正理解了母亲那些多余的操心,那些琐碎的,不为人知的,不被看见的劳作。也终于明白,母亲有千万个理由要照料别人,有万亿个借口忘记自己。
然而不想生孩子有100个理由,让妈妈们重新选择,99%还会再生。生孩子可能不是我们人生最好的选择,然而陪伴孩子,被孩子陪伴,感受孕育生命的创造力,感受生命影响生命的自我丰盛,感受爱被流动,让生孩子这个决定成为人生最对的选择。
临近母亲节,致敬所有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