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得虚度,才懂得享受生活

高效又烧脑的一天,从早上八点接到王书鹏老师的电话开始,到下午三点,几个小时的时间一场线下活动布局框架已完成,从活动的会议室选定,会议主持人,参会人员分享分配,记者媒体,到场参会人员,一应俱全。

活动会议室的选定遭遇了一个小挫折,最初选择在金水区一所小学,学校领导需要向教育局报备,婉言谢绝了,一个一个在郑州本地的校长老师开始在通讯录里搜索,为了节约时间安排其他工作,联系二七区一个学校的同时,为了保险起见,又联系紧急了蝶湖小学的王钢老师。

一个电话打过来,快人快语,直截了当,给王老师述说我们的需求,是一个容纳50人的会议室,做一个线下阅读分享,“没问题,行,几号?都需要什么?”干脆利落,还是得王老师这边最靠谱了。

活动地点选好了,时间有了,需要哪些人员参与,这是个严肃的问题,我们需要邀请的是真正喜欢阅读的一线教师,而不是那种去了拍了照片发了个圈“打个卡”的,和总策划王书鹏老师达成一致,到场的一定是真正躬身入“局”的同频者,否则宁缺勿扰。

接下来就是会议上的一些细节问题,我自己的主持词,包括分享者的主题,到会人员的组织等一系列问题,需要慢慢完善和细化,王书鹏老师主持会议大局,活动策划方案,海报制作等其他事宜。

与此同时,从春分到小满10+30+60自由阅读写作挑战营,在各位老师的众筹众管下有条不紊地顺利进行,组群,制作打卡表格共同商议写作挑战细则,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理解和做法,大家从第一轮的10天,到第二轮的30天,再到接下来的60天自由阅读写作挑战。

不管是罚红包,还是交押金都不是我们最终的目的,让大家在工作生活之余保持阅读,写作的习惯,让阅读和写作像呼吸一样自然,而不是成为每天生活的负担,累赘。

准确的生物钟已经完全不需要闹钟,五点十五睡到自然醒,洗漱完毕,下楼出发去贾鲁河方向,东方喷薄欲出的朝阳,让人惊叹又肃然起敬,这自然的力量是何等的伟大。

不由地想起毛主席曾经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一个精辟的比喻:“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上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红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随着天气逐渐暖和,早上出来锻炼的人们越来越多了,快跑,慢跑,遛弯儿,每个人都在自己节奏里享受着运动带来的愉悦。

无论选择什么样的运动,只要动起来就能取悦身心,春天已至,你是否已经按捺不住想要运动的欲望?如果有了运动的冲动?不妨一起约在云端,哪怕每天两三公里,在这个春天里尽情舒展自己。

第一次突破距离,从家里出发到贾鲁河桥东居然有九公里的距离,一路风景一路花香,贾鲁河畔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花团锦簇,引得运动的人们不禁驻足拍照。

岸边垂钓者怡然自得,享受着拆“盲盒”一样的乐趣,永远不知道能不能钓到鱼,也不知道下一条能钓什么,面对的是这种未知、不确定性带来的期待和刺激。

在宁静的,波光粼粼的河岸,春阳之下绿草之中,置一鱼杆悠然而坐,岸边红花悦目,浮云游鱼怡情,水中大鱼小鱼,任它来去自由,愿者上钩,有鱼入篓自然是好事,没有也不伤感失落。

钓鱼者的世界里,乐趣并不局限于鱼儿上钩入篓的那一刻,钓的不是那喷香的珍馐,而是一份情趣一份逸乐。

返回的途中路过一个老人牵着一条大狗,把买来的新鲜肉一块儿接着一块儿扔给狗吃,一位环卫工人看到,不住地啧啧嘴,等那个老人牵着狗离开,环卫工人才说:作孽啊,多少人饭都吃不嘴里,他居然买肉喂狗吃了。

仿佛是对我说,但我没有接话,不知道作何评判,也不知道如何去评判这样的事情,人各有所好,有人钟情于琳琅满目的衣物,有人喜爱价值不菲的奢侈品,个人爱好不同。

如海明威 在《太阳照常升起》中说:我为我喜欢的东西大费周章,所以我才能快乐如斯。自己喜欢的就是最好的,和他人无关。

返程归来,一边听音乐,一边做早饭,听到李宗盛在《忙与盲》:忙与盲,忙是为了自己的理想,还是为了不让别人失望,忙的分不清欢喜还是忧伤。

出门的时候预约的糙米八宝粥,洗一棵青菜切碎,再加两个鸡蛋,放一点盐,十三香,等过烧热,平铺进去,一份青菜鸡蛋饼就行了,越是了解自己对食物的需要和坚持,就越是了解自己内心的方向。

生活的忙,带来的是幸福的“盲”,如果没时间去看一朵花慢慢开放,那就看不到生活的可爱之处。

能否享受生活,与金钱多少没有关系,有钱的人也许以赚钱为乐,不一定能领略悠闲生活的乐趣,享受生活,需要的是丰富的心灵、简朴生活的爱好。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