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足够的现实成就之前,情怀只是一种奢侈品,当其作为一种商业模式时,要想成功,那背后一定要有非常成熟的商业运作支撑。如果不从商业的角度叩问情怀的本质,不探究情怀何以变成现实,那最终只是自娱自乐。
今天下午到一位素未谋面的朋友处茶喝聊天,聊起我最近一直在聊的冷粉,他站在商业的角度说了一句话让我的印象深刻,他说:“情怀归情怀,商业归商业。”
这位朋友让我明白,情怀需要商业来实现价值的最大化。这或许就是商业除了赤裸裸的利益之外,最具魅力的地方。
与我一起同去的马姐也感慨到,我们习惯了媒体人的思维,一旦创业就很难跳脱这种思维,成功的机率也会因此而变小。看来,情怀和商业的确是决策背后的最大博弈因素,站在这个十字路口,究竟该往左还是右,是个问题。
就像我现在在写的冷粉一样,毫无疑问,冷粉对景德镇人来说,已经沉积为一种情怀,但它日常所呈现的状态,只是街头小吃而已,甚至只是底层劳动人民养家糊口营生,跟他们讲情怀还不如多光顾他们的生意,这其实也是一种商业转换。
谁愿意为冷粉的情怀买单?受众群体有哪些?如何让情怀变成一件好玩的事情,让更多的人愿意参与?这些都需要商业的介入,才能将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变得有意思。
好吧!看样子我得重新思考冷粉的未来了。朋友说,在冷粉的世界里,我只适合做观察者和推动者,商业的事情还是得交给专业的人来做。
现在想想,他说的是对的。还是让情怀归情怀,商业归商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