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人老了,越折腾,越受苦。牵扯的问题越多,后半生就越悲惨。
“折腾”这个词,在很多人看来,都是“积极奋斗,风风火火”的代名词。可是,它是不是就对所有人都适用呢?
年轻人去折腾,去让自己劳累,那是好事。至少,没有经历过的人生,都要经历一遍,不然人生就不圆满了。
可是,对于中年人,尤其是对于老年人来说,这种“折腾”的事儿,就不要做那么多了。在生活中,折腾的事儿做得越多,招惹的麻烦就越是数不胜数。
人老了,谁都希望拥有一个“安稳”且“和谐”的晚年,又有谁希望活成“疲累不堪”的模样呢?人到晚年最大的价值,其实是安享天伦之乐,平平淡淡地老去。
只不过,就是这般“平平淡淡”的目标,现代人就是做不到。为什么呢?这是一个浮躁的社会,人也都是一些浮躁的人,又有谁能完全让自己的心“静”下来呢?
这就牵扯到一种生活方式了——冷。做人,冷一点。生活,也冷一点。如此说来,我们就不要在这些事儿上折腾了,否则会影响到往后余生。
02
人到六十,就不要在“琐事”上折腾了。
有一位思想家说过,普通人终其一生,都很少碰到什么大事儿,一般都在零零碎碎的琐事中过活着。可就是这些琐事,成为了无数人的心病。
他说了一句话,让你不高兴,所以你就跟他闹矛盾了。事后才发现,为了琐事而跟别人闹矛盾,没必要,但这世界没有后悔药。
儿女的观念跟你不一样,而你非要让儿女接受你的那一套。结果,不过是你和他们之间产生了巨大的关系裂痕而已。
你总是在乎别人的看法,一直活在别人的眼光当中,根本毫无自由可言。可是,你还是接受了这样的生活,所以一辈子都活得不幸福。
上述这些琐事,对于我们来说,真的有必要参与其中呢?没必要,也毫无价值。琐事就像垃圾,倘若我们总是与之靠近,那我们就成为了生活的垃圾桶罢了。
所以说,人到晚年,不要在琐事上掺和太多,这才是真正的大智慧。
03
人到六十,就不要在“欲望”上折腾了。
有一位作家写道:“人类明知道欲望是个陷阱,可还是习惯性地跳入其中。这,不就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糊涂吗?”
欲望,就像是盐水,我们越是品尝,就越是感觉到渴。欲望,就像是地狱,我们明知道痛苦,可还是选择奔赴地狱。
人,之所以活得不够尽兴,每天都纠结不安,愁容满面,就是因为我们让自己的欲望膨胀了,而没有及时抑制内心的欲望。
有名人说过,人这一生,就是一个不断战胜欲望的过程。
我们该如何战胜欲望呢?最基本的做法,就是降低没必要的追求,尽量对跟自己没关系的人与事儿“冷”一点,尽量控制那膨胀的欲望。
人活着,与其成为欲望的奴隶,不如知足常乐,那更能让人感知到内心的愉悦。
04
人到六十,就不要在“感情”上折腾了。
由于有了感情,所以亚当和夏娃才偷吃了禁果;由于有了感情,生活才多了温暖和五彩缤纷;也由于有了感情,每个人才会在感情上弄得遍体鳞伤。
对于感情,金庸先生说过,情深不寿,慧极必伤。
过分深情的人,绝对不会长寿。过分聪明的人,绝对会夭折。感情这种东西,我们没必要过分执着,能把握自然好,而不能把握,就不妨选择放过。
就拿友情和亲情来说,如果我们发现身边没有一个真朋友,那我们又何必为了这些虚伪的感情而钻牛角尖呢?
人越老,越没有朋友,越活得薄情,这是常态。所谓“朋友遍天下,知己有几人”就是这个道理。对于人际关系,其实过得去就可以了。
在感情上冷一点,在情绪上冷一点,或许我们能活得更理性,也更潇洒。
05
人过六十,就不要在“得失”上折腾了。
有禅师说过,你我把沙子握紧在手中,永远都紧绷着一根弦,又何必呢?张开双手,让该离去的离去,该留下的留下,那才是真正的放下。
你所握紧的,是放不下的执念。你所张开的,是已然豁然开朗的人生。
放下,说起来容易,可做起来,实在是太难了。人这种生物,一般都喜欢拥有,喜欢得到,喜欢成功,又有谁会承认自己的失意呢?
佛陀说过,一切痛苦的根源在于我们长期以来对自身及外部世界根深蒂固的误解,执幻为实。
人间,皆是幻境。人生,也不过是大梦一场。每个人都会离去,每个人都带不走一毛钱。如此,把得失看淡,把成败看透,还自己一片依旧绚烂的晚霞。
自此开始,少折腾,多恬淡,不为凡尘扰,只为余生笑。如此甚好。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