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做一点就做一点,做一点就有一点的进步。
在极其平常的工作日的一天,有几件小事给了自己一些感受。
第一件是关于简书的。一是早上上班的途中,看了下简书的情况,有一些意外的收获和惊喜。和很多人一样,其实经常会看看有没有新的人看自己写的文章,给自己点赞和留言。即便是有的时候嘴上说着“写给自己看”,但是既然放到网上来了,就还是想得到关注和认可的,这也是人之常情了。今天上班途中才有点搞明白投稿是怎么回事,原来是每个人都可以自己建立专题,收录别人的文章,而这些专题当中有的不需要审核,比如“简友广场”,投稿都不需要审核,于是自己选了几篇投过去,很快就通过审核了,并且受到了后台的通知。意外且惊喜的是后台突然推送消息,有几篇文章被饶水伊人老师收录到了她的《心理》和《咨询》专题里面,一瞬间有点感动,因为文章是业余时间写作,基本上也是随着意识流一气写完的,没有什么结构和修饰,所以总觉得质量不高,但还是受到了一些人的关注和点赞,这一下就给了自己继续写下去的动力。我迅速关注了饶水伊人老师,原来是个心理咨询师,这进一步让自己有了多一分的被认可感。也一下子想到了简书开篇《Hello,world!》,被拿壶酒来收录到他的专题《拿壶酒来品好文-消零派099》中,当时也真的感觉出乎意料又觉好玩儿,又想起开篇云中逍遥客的留言“简书的内容种类繁多,包罗万象,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创建你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或者吸引同道中人聚集人气,全凭你发力了。奥力给😂👍👍”,果真如此,谢谢关注和认可的各位了!
第二件是关于快手的。之前几周,几乎是跟简书同一时间自己发了几个快手视频,就是无聊发着玩玩那种,结果被同事刷到了,然后今天中午吃饭时候,同事随口提了一句“大博哥,最近快手怎么没更新了...”, 联想到前几天有原来的粉丝快手上“戳一戳”催更,我突然感觉到“哇!还真的有人期待我更新啊..哈哈”,可能我是个容易敏感认真的个性,回去之后我就把几天前在公司总部大厦拍的一个视频发上去了,可能就是短短20分钟左右的时间,播放量一下子就100多,我想可能是平台推送引流的作用,具体的啥算法策略咱也不知道,反正挺出乎自己意料的,并且无论自己觉得拍的视频自己感觉多无聊,都会有人点赞、喜欢,甚至会留言“热门热门,顶到热搜”,当然我看后只是一笑,但也是还是开心的。
第三件是自己今天终于鼓起勇气去了趟健身房,在跑步机上慢跑了30分钟。自己体育方面并不擅长,小时候胆小懦弱,所以对体育类的活动内心深处好像总有隐隐的恐惧感,因为敏感还不自觉的在意别人的眼光,所以,对于自己不擅长的体育,有时候可能就更加的回避了,于自己而言去去健身房就像有某种心理障碍似的, 其实昨天就已经带了相关的衣服和装备,但是还是没有鼓起勇气去,而是先找了个同事踩了个点,今天中午又没睡着,等到下午5点多时其实身体已经有点疲惫了,但还是在纠结之下,拎起了装衣服的书包下楼,去了健身房。里面有3台跑步机都是空的,自己跑步机实际上就几年前用过2次,怎么用都有点忘了,记得之前又一次都用不明白,当时还让旁边的人给指导了一下。这次,也有点囧,因为自己身体协调性不好,还有点超重,所以站到上面去没有安全感,然后就手一直扶着把手,这个跑步机扶手有个机械开关可以加速的,自己因为紧张不小心拨到然后就一下加速了很多,搞得自己脚下一顿慌张,估计姿态很难看,以致于旁边的小哥偷瞄了自己这边一眼,“无地自容”的囧感又来了,加上自己没休息好,健身房里空气也不是很好,所以刚上去那阵子,自己竟然感觉有点晕晕的、还有点恶心似的,好在自己坚持下来了,跑了30分钟。对于自己来说,这其实是一次小小的突破。
写简书日更、发快手视频、开始增加运动,看起来都是非常平常的小事,但是,能坚持做下去一件小事,其实都不是很容易的。这其中自己体会到最多的心理层面的阻碍就包括“完美主义”--因为没办法一下子达到终极目标而放弃,外在的行为表现就是“拖延、拖延,最后啥也没做”。简书写作、短视频制作,也算是某种“创作”吧,如果没有中间的哪怕一两个人的关注和激励,自己可能都难以长久维持,典型的就像今天做的快手视频,同事不提一嘴,自己就不会今天去做了。
提到运动,其实也是自己已经想了很久的事情。身体健康,谁都“知道”是第一位的,但是“贪吃、熬夜、懒宅”,多少人一样都不少,自己也没好哪里去。健康饮食、充足睡眠、适量运动,基本上就是健康中身体层面的3个最关键的点了。对于这一块,自己的心理层面的状态是“破罐子破摔”,可能下意识的认为“再也不会好起来了,就这样吧”,结果就是身体状况越来越不好,而且越来越积重难返,一旦破罐子破摔,就往往会陷入恶性循环,身体越差,气血就越虚,之后就是越容易贪吃重口、神经衰弱、不爱动弹...“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已经形成的陈年积习,想想突然一下要改掉,会觉得“不可能了”,于是很畏难。但今天,也是最近吧,自己一直在感受一个感觉:只要做了一点点,就总比没做强,能做一点就是一点。最近运动自己把原来的至多一周才打一次球改成了一周打两次再加上一周10公里跑步。打球已经持续了2/3周,今天开始去健身房跑步又是一个小小的新突破了。
对于已经发生的事情,如果有错误的,立马停下来,“止损”,之后按照正确的方向开始尝试去做,事情就会慢慢变好了,谁都一样,这是规律。畏难、完美主义等等需要被克服,换成的应该是接纳和鼓励,接纳自己可能不能按照计划完美的、一气呵成的实现,接纳自己可能在改变的过程中会有反复...最终落实到实际行动上,能做一分就有一分的收获,时间之矢,永远向前,每一个当下,是要重复旧习惯,还是尝试建立新模式,其实就是一个选择。
想起来胡适关于做学问的那句话“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进一寸的欢喜”,其实其实任何事情何尝不是如此啊,好的事情、对的事情,干就完了,一次干不成也没关系,做一次就有做一次的收获,总比空想和纠结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