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会阅读《沟通的艺术》这本书,看重的是它从初版至今已有30年,并且去年再版的这本已经修订到第14版,个人觉得一本书如果可以在出版这么多年仍然不断修订再版,肯定是有可读之处的,所以看到豆瓣上有人评价这本书太厚太空洞,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时候,我觉得这实在是对这本书的误解。
在我看来,它是一本非常好的教材类或者工具类的书,框架非常严谨清晰,例子也很生动,所以我在思考:为什么有些人会有这种误解?
我觉得是因为他们读这本书的目的不明确,我把看这本书的读者大致分为三类:
1、为了完成读书仪式
他们大都为了让别人知道自己看了一本书,或者是让自己觉得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
他们看这本书时的感觉很像我在大学时,看《组织行为学》和《商业沟通》那类教材的感觉,只是为了最后期末考能及格。就如学完后能记得什么不重要,考试过了就行,读完书学到什么不重要,读过就行。
对于那些有底气批评这本书只有空洞理论的人,我以为你至少应该读过沟通类的其他书籍,有此基础上再说这本书差在哪儿,才会有说服力。如果你只是初次研究这门知识,那你一开始看任何书都不会错,都会有收获,哪怕只有一点点。
2、为了速成
很多人已经被那种有趣、易懂、易操作,看上去包学包会的书惯得太懒,他们希望看到的是那种随学随用的小技巧,类似“当别人说完之后沉默5秒,对方可能会继续说更多更重要的东西”。我觉得如果是想学这类技巧,在知乎上看一篇相关的答案足矣。
而这本书要说的显然更多更详细,像一本心理学教材,它是希望读者能全面了解沟通这门艺术,而不是小技巧,因为当你了解这种做法背后的心理原因时,你才可以掌握运用这种心理知识来解决同类问题的能力。
3、为了认真研究沟通问题
这类读者的比例应该是很高的,而他们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或许是业余时间不充裕,无法在短时间内阅读完,当然这也是这本书本来的属性决定的,毕竟它不是一本让你获得短暂快感的网络小说或者微信长文,而是一本教材类的书籍。
我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把它当作工具书。
什么是工具书呢?就是你阅读它,是为了解决你当下的一个或几个最重要的问题,它就像一个完备的工具箱,有螺丝刀、锤子、钳子、万用表……如果你此时只需要用钳子,那就好好研究一下如何用好钳子,其他不必细究。当然你最终还是要知道所有的工具是怎么用的,因为迟早会用到,不如先好好准备。
所以我对这类和我一样的读者的建议是,看工具书的时候,带着你的问题和目的去看书。
4、举个粟子
这个月开始,因为业余时间和朋友做一个约拍工作室,我现场需要对约拍的客户进采访,整理成文发在微信公众号里,同时也打算开始写些好玩的小故事发在自己的公众号上,所以我看《沟通的圣经》这本书的目的是——学会如何采访,学会找到有趣的故事。
在我通读的过程中,遇到能解决我问题的章节,我会认真阅读并做好笔记,然后想想明天有没有机会用到这个方法,相应的,明天遇到新的问题时,我又会带着这个问题继续看书。
于是我开始了奔放的搭讪和凑热闹行动,健身时,打车时,银行排队、超市买菜……然后我发现,书里的知识和实际的行动结合起来,会让我的采访效率提高非常多。
比如有天晚上我一个人叫车回家,然后采访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1、叫车的女性比男性多;2、女性上车后一般坐后座,男性通常坐副驾驶;3、比较多女性会拼车,男性很少拼车。然后司机师傅认为的理由是:1、拥有汽车的男性比女性多;2、女性的警惕性比较高,3、男性怕麻烦。
我本来以为这就是所有的收获了,但是第二天我看到《沟通的艺术》第六章——非语言沟通时,我发现,昨晚总结的第2点应该还有另一个重要启示:下次采访时可以坐到副驾驶上(深夜时安全起见还是尽量坐后座),使他也不对你产生太高的警惕,从而可以聊到更多东西。如果我没有看到非语言沟通这一章,我可能根本意识不到可以有这种改进。
同理,如果你是为了改善同事关系,为了增进伴侣了解,或者像我一样,只是为了更好地和陌生人搭讪,那你都可以带着你的首要目的,去认真阅读并认真思考这本《沟通的艺术》,相信你的收获会大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