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读过少年中国说,于是我们2次探访梁启超故居。上次是2016年,他才1岁。
梁启超出生于半农半儒的家庭。爷爷就是举人。他5岁学儒家,8岁会诗文,12岁考中秀才,17岁考中举人,是个神童。6岁他流利对答,老师出上联:饮茶龙井水,他对:写字狗趴田。小时候他主要读儒家经典,诗经和历史。
他从小学书法,会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篆书。现在小朋友也学书法,大部分练习楷书,要求横平竖直像机器打印出来。如果所有人写的字像机器打印出来一样,只能说明他会写字,培训出来的是机器人,培养不出来书法家。
梁启超主要经历的时代背景和历史大事件
1985年公车上书 康有为,梁启超联合1300个举人向光绪皇帝提出反对甲午战争之后提出的马关条约。并提出了4个解决方案。
a、下诏鼓天下之气 b、迁都定天下之本;
c、练兵强天下之势 d、变法成天下之治。
被保皇派拦截,没有呈给皇帝。
1989年戊戌变法:光绪皇帝受梁启超少年中国说和郑观应盛世危言的影响,支持维新派开启戊戌变法。后被慈禧和保皇派镇压,百日变法失败。戊戌六君子被杀,梁启超逃往国外。
1911年辛亥革命 孙中山领导的推翻清朝政府建立民主共和。
1915年袁世凯复辟,孙中山被武力逼迫提出,清帝退位,民主共和,让位给袁。袁世凯废除民国,开启帝制做起皇帝梦。
1917年张勋复辟 当时梁启超担任财政部长,针对张勋复辟,他提出辞职。
1919年巴黎和会,中国山东主权从德国转让给日本,他以学者身份出席巴黎和会把结果通知给大陆,引起国民愤怒。
1919年五四运动 北京大学联合全国各高校,工人阶级举行游行示威,反对巴黎和会的不平等条约。
辞去政务后,梁启超主要潜心著述,创办饮冰室书斋,创刊报纸,致力于教育,任教于南开大学,支持新文化运动,频繁与东西方的文化名人交流。
饮冰”一词源於《庄子‧人间世》:“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与?”比喻自己内心之忧虑。当时梁启超受光绪皇帝之命,变法维新,临危受命,面对国家内忧外患的交煎,梁启超内心之焦灼,如何解其“内热”?唯有“饮冰”方能得解。所以书斋取名饮冰室他又号饮冰室主人。
他虽为书生,却用尽一己之力为风雨飘摇的国家奋力发声,为改革之路奔走呼告。他创办不缠足会,废八股,办女学堂,办报纸,积极参与政治,推动变法,努力唤醒人们对腐败清廷认识。被追捕,又逃亡,仕途多舛。
也许不应以成败论英雄,但他就是那个时代的精神英雄,无疑是成功的,也终将被世人记住。
梁启超最厉害之处在于他对子女的教育,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他亦师亦友的教育,对孩子的尊重。建筑专家梁思成,考古专家梁思永,火箭专家梁思礼,图书管长梁思庄。连英年早逝的梁思忠也毕业于西点军校,做过少校。
那样的年代,他称呼自己的孩子“宝贝”,可见他思想的开明,同子女关系融洽,值得现在父母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