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快到了,我们姊妹四个像往年一样,约好了一起去给父母上坟。小妹在北京说是清明节前能回来,可看天气预报,清明前后有连阴雨,我们怕下雨上不去到父母坟上的大坡,就决定先去。谁知当天晚上小闺女飞飞公爹有病需要住医院,孩子没人带,我只好去顶班带孩子,没能如愿回去给父母上坟,心里不免有点缺憾。
父母的坟墓就在我家老窑洞上面的柏树坡上,周围全是柏树、椿树和荆棘林。远处看不到墓碑和坟头。这块坟地是父亲早就看好的。一是柏树坡是自家的,不用给任何人打招呼就能做主,二是位于原头高处,放眼望去,县城、村庄、家里尽在眼前。当年我们姊妹几个(小妹除外)都在县城住,父亲说:“我住这里能看见你们。”
父亲是师家的长子,按风俗死后应该和爷爷奶奶葬在一起。但他一生做事从不被封建的条条框框所束缚。母亲比他早走一年,当别人请来阴阳先生给母亲看坟地时,父亲指着崖头很显眼的那棵柏树说“就是那里,我早看好了,你们上去定个位置就行了。”
父母过世距今已经40多年了,我们姊妹四个(四个女婿也常一起去)每年至少3次(清明、春节、寒衣节)去坟上祭奠。当地有女孩不能上坟的风俗,我们也从不在意这些,哪年、哪次不去坟上祭奠就觉得很亏欠,心里空落落的。
俗话说“父母在,家就在”。父母去世后,我们把他们的墓地当做家,姊妹几个来到父母跟前说说话,真的就像到家一样温暖。
愿父母长眠在这满坡的柏树,一年四季绿绿葱葱的自家原头享受灵魂的安息吧!
父母安息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