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自己还算是一个比较自律的人,但是有些时候自己却往往做一些事后让自己懊恼的事情。
前几天,我由于呆在家里的时间比较多,为了更好的安排我的学习生活,我都希望自己能够早起,而经过一段时间的试验,我觉得晚上如果10点半睡觉,我是能够6点半精神抖擞的起来的。
问题就是,我连续3天都没有10点半准时上床。
而这3天我都是有机会让自己做到这一点的:第一天我早早已经完成了所有的洗漱,但是却在9点的时候捧起了一本我白天看的小说。第二天是也是差不多的原因,只不过到了那本小说的结尾,一切情节更加显得紧张刺激。第三天我吸取了教训,在10点15的时候上了床,却不想平常是「夜来仙」的女朋友今天也很早的上了床,当然,她手里还拿着一个Ipad,正播着流行的综艺,我又偷偷的瞄了两眼,然后一个小时又过去了……
今天,坐在电脑前,我想,为什么我能够清醒的时候合理安排好自己的工作,却在自己放松的时候却一而再、再而三的失去了所谓的「自律」呢?
沿着这个问题一想,似乎人大都是这样的:没在理性时犯错,却在感性时沦落。
最近看很多官场方面的案例,犯错走上偏路的「人臣」的一开始的那一刀小小的口子,无不是在自己得意之时,感动之间,或者是自以为能瞒天过海,自以为无人知晓的时候,被悄悄撕开的,开了之后,就越裂越大,走上了最后的不归路……
然而,要怎么才能变得真正地自律?在「感性」时也游刃有余,在「独自一人」是也能内心谨慎。
于是,我去查找了一些资料之后觉得有用的,包括一些心得感悟,都写在这里供大家参考:
静坐、冥想
曾国藩在年少的时候也有过类似的烦恼,即不能很好的做到自律,老师布置的任务和作业都临时抱佛脚,说好的读书计划也是一拖再拖,跟我们的情况非常的类似。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尝试过很多的方法,比如写日记,发誓但都不管用。直到他后来去拜访一位学问大家,并请教他如何变得自律时。那个学问大家只说了一种方法:每日静坐。
而正是通过这个方法,让曾国藩渐渐改掉了身上的毛病,变得真正的自律起来。也正因为如何,他将静坐列为了修身十二条之一。
而且曾主张的静坐,每天不限任何时候,为的是克服焦虑沉淀思绪,凝心聚神,更好的应对繁杂的事务。
我自己也有这方面的实践,尤其是早起后和睡前的静坐后得到比较大的放松可以更好的入睡和投入工作。更神奇的是,静坐或者冥想之后能够保持你情绪的稳定性,不会太大起大落,我想这对自律是至关重要的。
循序渐进
在给我们自己树立想要达到目标的时候,不仅目标要定的客观合理,容易达到,另外一定要给自己一个合理调整以前作息的适应期,让自己逐步逐步适应,进而阶段性的培养起自律的特点。
从易开始,从小改变着手,循序渐进,能够有效地避免产生挫败感。
建立新的评价体系
接着上面的思路,我发现在做任何一件事情的时候,如果能够正确运用评价反馈机制都会使事半功倍。在评价体系里面,其实有两个方面:一个是肯定和激励, 二是尽量减少挫败感。
当你完成一个阶段性的目标之后,你可以按照自己意愿给自己适当的奖励,这样会让你有成就感,并努力继续保持。而另一方面,当不能完成目标,或者是在有情绪让自己的计划受阻时候,要大胆的给自己放假,允许自己「破例」。
我们去评价自己的自律,不能基于某一次的失控就评价为失败,这会很大程度上激发你的挫败感,进而保护自己,导致破罐子破摔,而是要从整体上,或者某个阶段来考察自己的自律行为。
你要知道,自律的关键不是执行的有多完美,而是你坚持的有多久。
远离诱惑
不要尝试着去挑战人性一样去挑战自己的自律,这样的尝试没有任何的意义。巴菲特的最佳搭档,也是我最崇拜的人查理芒格说:「如果我知道我会死在哪个地方的话,我就永远不会去那个地方。」
良好的身体状况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同理,没有一个充沛体力,良好精神状态的人,也没有资格去争取所谓的自律,当你做工作或者看书就昏昏沉沉的时候,最有效的建议是,你该去休息了。所以,自律者的前提是能够有一个良好的身体情况。不然,你更应该去制定一个保持身体状况的计划。
规律化、习惯化
一个良好的习惯对人的帮助非常之大,就像鲁迅的笔,拿破仑的军事图一般。
尝试着让每个小习惯推动着你前行就是一个事半功倍的想法。当你起床刷牙这个习惯后再加一个俯卧撑的练习,在你看书前加一个整理桌子的行为,久而久之,变为一种规律,也变为了你自律坦途上的一种润滑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