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对生命的幸福感建立在身体的协调上——医学上称为体内平衡,它是我们内部过程的自身平衡。当体内各种功能正常,我们感觉良好,功能失调时,我们生病、感觉难受、陷入不健康。生命感尤其与饥饿、疼痛、恶心等状况相关。生命感给予我们所有器官总体状况的印象,并提醒我们身体失调的部位和身体的需要。
生命感使幼小的孩子渴望满足身体的需要。可以让孩子有这种经历,不要刚一出现渴望就立刻满足他们,不经历某种程度的疼痛,我们就得不到成长。比如现在的孩子家长害怕孩子营养不良,过度喂食,或者零食太多,孩子从来不知道饥饿是什么感觉,饱了也不知道撑。这样人为的破坏了孩子对饥饿的感觉,这也是破坏了孩子的生命感。孩子对饥渴的感觉,能帮助他们认识身体的需要并衡量需要的紧迫程度。
另一种帮助生命感发展的方式是讲故事。在许多童话里,有人做了坏事,受到可怕的惩罚,孩子从中领悟到痛苦和磨难也是生命的一部分。孩子对故事的专注,使他们的身体对故事中的痛苦、快乐和期盼产生反应,可以增加孩子对身体的反应,以及情绪状况的了解。
促进生命感提高了孩子对身体状况的敏感度,有助于今后对身体反应的控制。长大成人后,他们能较好地控制荷尔蒙和情绪的变化,至少能理解它们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