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周的都城雒阳王城里,老聃专心的在整理王宫的藏书。他把竹片做的书简根据内容排好顺序,把由于年久而模糊的字再刻画清楚,认真的把书简放置好。老聃在做自己的本职工作时,心里油然而生出一种敬畏感。他明白自己做的事情的重要性,这些记载着前人对这个世界理解的知识能不能更久远的传给后人是受自己当前做的事情的影响的,他有一种历史责任感。在老聃沉浸在自己的工作中时,不觉外面天已经黑了,宫里已经点起了宫灯。
宁萨越过了王宫的高墙,避过了王宫的守卫,静悄悄的出现在了老聃的身后。他看着上了年纪的老聃专心致致的整理着自己族群积淀的知识和文明的背影,又想到自己要来剥夺一个有情感的生物传播自己思想的基本权利,心里有了一些罪恶感。在宁萨看来,人类是一个很矛盾的族群。在这个族群里有超越了他们天人族的圣人,也有卑劣到极点的恶人,更多的是浑浑噩噩的凡人。相同的种族里的个体竟然会有如此大的差别,和他们天人族太不一样了。
老聃本来宁静的心情中慢慢的感受到了一种越来越强大的压力,这种压力要把他推向墙角。老聃本能的打起了精神,转过身来看看周围是否有什么危险,他看到了在他身后站着的宁萨。这个年轻人完美的相貌让老聃觉得他看到了天人,但是他不明白为什么这个看似天人的人会让他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从这个年轻人的眼睛中他看到了似曾相识的眼神,之前跟随孔丘来雒阳的南宫阅的眼睛里有和眼前这个年轻人相似的眼神。
在老聃还没有开口前,这个年轻人开口了:“您是个与众不同的人,应该不会对什么事情感到太惊讶。我就直接给您说明我的来意吧。如果您从今往后不再向别人表达您从这个世间理解到的感悟,也不去传授学生,我就不会把您从这个世界上消除掉。如果您传授学生,我也会把您教的学生消除掉的。在一个月之内您要离开之里,一路向西走,不要再返回中原。”
这个年轻人说话的坚硬语气与他柔美的相貌截然不同,让老聃有点儿不寒而栗。老聃还是马上让自己平静下来,对这个年轻人说:“我对自己的生死并不怎么在乎,我只是可惜我手里收集到的这些书简。看足下气度不凡,想必也是大有来历的人物。我不问您从哪里来,也不问您为什么要对我这样一个糟老头子这么严苛,我只希望您给我一些时间让我把这些书简整理完。我答应您不会把我感悟到的出世间的学问传授给别人,只希望让我把这些礼乐、诗歌、历法、律法整理好。然后我会按照您的要求一路向西,不再返回中原。您高贵的气质和外表下面一定有着高贵的心灵,请答应一个老人的请求。”
天人族对赞美喜爱的天性显现了出来,宁萨心中的喜悦让他答应了老聃的请求。宁萨临走前又强调了一句话:“封印您的思想,做一个精神上的死人!”然后宁萨走出书房,消失在了夜幕中。老聃这时想着的是如何把书简快点儿整理完,他没有去思考怎么会冒出这么一个奇怪的年轻人来对他提出这么奇怪的要求,因为他知道任何事情发生都是自然而然的,都有它的原因。既然发生了,其实已经是积累了很久了。
老聃其实心里并不遗憾自己的平生所悟不能传承下去。因为老聃悟到的世间大道是无处不在、无处不有的,不会因为是从老聃的嘴里讲出而能多一分,也不会因为少了老聃的宣讲而缺一点。这个世间时时刻刻都在讲述大道给世人,这部写在整个世间的天书会继续向世人提示着非常之道。做一个精神上的死人对老聃来讲又有什么损失呢?!
老聃想来这里反而对那个有着天人相貌的年轻人产生了同情。那个年轻人能悄无声息的出现在王宫里,又能悄无声息的离开王宫,想必是个有着超凡本领的人。但是为什么他会执著着要做这种毫无意义的事情呢?!----以为封杀了老聃,这个世间的大道就不在了!
老聃与众人是一体的,那个年轻人要想真的杀了我老聃,要把所有众人都杀完才行!----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