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幻”重庆

重庆是一座气质非常独特的城市,我很难找出一个准确词汇概括,只能用“魔幻”来形容。

森林

这是一座由巨大钢筋水泥组成的“城市森林”。水平空间和垂直空间都被充分利用,通过复杂的桥路连接,形成有机的整体生态。

从没有一个城市像重庆这样,在山与江之间构造出立体的空中布局,如同佛塔内部,分层而局,盘旋上升。若以水平视角观之,山间建筑高低错落而置,似乎并无甚奇特处,但如果你俯视或者仰视,就会突然发现自己只是在“巨塔”的一层。

乘车绕城而行,弯弯圈圈,才看得清山城全貌,忽而在天上,忽而在地下。若抬头向上,高层峭壁上镶嵌着大小不一的楼宇,让人想起山西绝壁上的“悬空寺”;若低头朝下,交叉缠绕的立交桥下有散布的小块平地,那是居民小区,“小人”在上面缓慢移动。

和上海、苏州等江南平原城市不同,重庆城市地形之复杂、建筑之多样、路线之繁复令人印象深刻。这里几乎没有平地,人永远是在上坡和下坡,要么左转或右转,要么旋上或者旋下。

有时一座大楼明明似乎近在眼前,却无法直接到达,甚至可能要绕上半个城才能真正“亲密接触”。导航也会不时“失灵”一次,定位有时无法搞定自己究竟是在“哪一层”。

夜景

暮色将临,雨中夜游山城巷。

偶遇一处“荒野密道”,发现一个漆黑如墨的地下洞,看不到任何光亮。女生们都不敢进,男生们鼓起勇气、大着胆子去探险,才发现别有洞天。

凄凉断壁环绕,古旧残垣错落,一株巨大的梧桐树冲天而起,繁茂而蓊郁,古朴而苍凉。瞬间感到仿佛时间正在诉说着历史,告诉我们这里曾经的辉煌。

凭杆倚望,远方灯火渐亮,浩瀚长江与斜索大桥纵横交汇,建筑群于浓黑夜色中若隐时现。

沿着湿漉漉青石板小路下山,两侧亮红灯笼把整条步道串联起来,蜿蜒指引着人们不断向前。各色小店点缀于古朴的青灰砖墙之间,透出灯火煌,人气却不旺。

这种沿山排列、拾级而下的街区,让我想起日本京都的二年坂、三年坂,山间屋瓦,巷子狭长,青石铺路,线条简洁,绮丽华美中透着古色古香。

山路辗转间,来到著名的十八梯和解放碑步行街。相传十八梯代表重庆上半城,解放碑代表重庆下半城,始建于宋朝,已有800多年历史。

各具特色的酒馆小店悬于半山腰处,围炉煮酒,雨中品茶,静谧而悠然,如羽化登仙,“天上的街市”名不虚传。

江上

相较于外滩、金鸡湖等水滨夜景,重庆江上夜景生在绵长繁复,奇丽变幻,高潮迭起。

乘坐游船自朝天门出发,沿长江转嘉陵江,两岸尽是美景流光。

长虹般的跨江大桥凌天而起,乘船在桥下穿过时竟听得霹雳之声——那是有轻轨在桥上呼啸穿梭。

行至不远,江面正上方两辆发光缆车凭空显现,悬空缓缓交汇而过,如同黑夜中的孔明灯。

远眺江岸,路过一个又一个的辉煌夜景,那是上浩、十八梯、观音桥……高低错落间的小房子布满金色光芒。

当游船来到长江和嘉陵江的最顶点,一幅震撼的江岸全景扑面而来:红色绽放的跨江拉线大桥与数座指向天空的摩天楼分左右而居,棱角分明、光焰变幻的大剧院,如同一块造型独特的山石,刚好位于黄金分割点的位置,让整幅画有了灵魂。

夜游高潮在近观洪崖洞。游船“踌躇不前”了好一会,才极缓慢地靠向那片极“辉煌”的所在,吊足了游人的胃口。

作为全世界最大的都市悬崖建筑、重庆吊脚楼的极致代表,洪崖洞让人觉得危险中透着热情,“立体式空中步行街”在山与江之间隐现,亦幻亦真,如在梦中。

红色

重庆的红色基因缘起于“红岩精神”。

说来惭愧,我对于红岩精神的理解仅仅限于课本上学到过的江姐、小萝卜头等故事,既没有读过《红岩》小说,也没有看过改编电影,直到此次实地了解周公馆、白公馆、渣滓洞等地,集中进行红色教育培训,才有了深刻的体会。

重庆解放前三天,也就是1949年11月27日,300多名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在白公馆和渣滓洞牢房里,被敌人机枪扫射杀害,并焚烧毁尸灭迹,仅有19人幸运逃脱生还,其中罗广斌根据狱中原型和故事创作了小说《红岩》。

牺牲的烈士中,多数是处于青春年华的进步青年,有的家境殷实,有的前途远大,有的心怀理想,有的乐观浪漫。有一位叫做刘国鋕的党员,家境优渥,是刘氏大家族的一员。他被捕后,家人通过国民政府和特务机关疏通,数次通过金钱、关系想营救他,可他因为绝叛党而拒绝家人援救,在大屠杀中英勇就义。

身处和平时代的我们,很难想象这些革命者的信念是如何铸就的。看着一首首狱中绝命诗,看着狱中联欢会大家用竹签草纸画下的简陋祝福图案、看着一张张年轻而朝气蓬勃的脸……我数次被泪水模糊了双眼。

信仰的力量究竟有多大?人依靠精神力真的可以超越一切苦难吗?一般人如何能承受的那可怕的老虎凳、辣椒水、竹签子、红烙铁?

我在白公馆内见到了“小萝卜头”的雕像,第一次知道了课本学过的“小萝卜头”真名叫宋振中,他的父母都是地下党。

“小萝卜头”长居不见天日的黑牢,因营养不良、发育迟缓才得了这个外号。他是一个勤奋好学的孩子,有一次在狱中得到了一件最宝贵的礼物——一支红蓝铅笔,视如珍宝,一直藏在身边舍不得用。宋振中一家三口在1127大屠杀中被残忍杀害,“小萝卜头”年仅九岁。

我看见“小萝卜头”雕像边有一捆铅笔和糖果,想必游人为了祭奠他而特意摆放。和“小萝卜头”相比,今天的孩子们自由接受教育,物质条件好上千百倍,沐浴新时代的阳光,又是何等幸福,何等幸运啊!

森林、夜景、江上和红色构成了我对重庆的第一印象,神秘,美丽,深沉,奇幻。

我爱这里的一切:山之厚重,水之灵动,人之精神。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重庆离成都很近,如果北上,便可顺道去往重庆,乘坐普通列车需要三个多小时,票价46元,乘坐高铁仅需要一个多小时,票价...
    柚子的学长阅读 768评论 0 1
  • 今天是在重庆的第四天了,也是最后一天的疯狂“特种兵”式的旅游了。 因为今天的任务有白公馆、渣滓洞和磁器口。 虽然这...
    舞英社阅读 631评论 0 11
  • 二〇〇四年七月二十七日早上七点,我们顺长江逆流而上,在重庆朝天门码头上了岸,第一件事就是去吃早饭。几天来,我们的大...
    学上嘉双阅读 327评论 0 0
  • 重庆(赵熙)万家灯火气如虹,水势西回复折东。重镇天开巴子国,大城山压禹王宫。楼台市气笙歌外,朝暮江声鼓角中。自古全...
    东山草阅读 1,835评论 31 97
  • 到重庆之前,我对它有很多想象:山城,雾都,江城,5D城市,立体交通,科技感,麻辣火锅,战时陪都……每一个都让人有画...
    闲时留光阅读 277评论 0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