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以前学习散文,大多数重点放在对语句的修辞和语法、结构等方面进行分析和阅读,但这个仅仅属于表面的内容,文学最重要的就是想象,可以说没有想象就没有文学,然而如果我们仅仅是对表面的东西,以简单的定义进行单调的套用,这样无疑是不需要什么想象,而只记着一大堆定义和理论即可。
文学作品如果不能激发我们的想象力,那根本就不能谈得上是真正的文学作品阅读,孙绍振在这里给我们进行了一个层次的拆解,首先就要确认文学文本不仅仅是表层,还有其内在的深层结构,通过表层内容感知,我们获得的是文本的意象,但决定意象的群落是否能够感动我们,这就需要深层的意脉,只要学过文学专业的都应该知道,文学的意象和意脉是两个不同层次的东西,意象是感性的,意脉却是奥妙的!
有些读者读到了意象,就不往下读了,见过很多读者读红楼梦,读到最后,转向了考据,而没有进行更深层的意脉探寻,其实意脉的分析探寻,才是文学的正确审美姿态,考证考据似乎已经偏离了文学初衷,但文学的表层是封闭的,而意脉又在表层之下的深层位置,要读取意脉就需要突破表层。
大家熟悉的那篇朱自清的《春》: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长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 绵软软的。
我们一般只会对表层的进行分析,比如春天和脚步这样的隐喻,春意盎然的意象,但这仅仅是表层,深层其实暗含了作者的特有感情,但我们觉得又不像是作者的感受,孙绍振老师在这里提出了朱自清文章内暗含了一个“孩子”的气息,这就是深层的意脉,这种孩子的气息完全和那些春天与脚步这样的隐喻,不是在一个层面上,这是我们很少人能停下来仔细去体会的,这种感受大家在汪曾祺和沈从文的作品里很容易的能够体会到。
也就是说在这样的一篇散文里,虽然写的是春天,但却包含了作者童年的记忆,一种童年的心灵体验,我们通过阅读这样的丰富层面的内容,完成了与自己内心的情感印证,紧接着之后就是那种母亲的手的隐喻,与前文的孩子意脉遥相呼应,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意脉内容。同时这种意脉又是区分作者与作者之间的一个分界,不同的作者,不同的春天,其他作者有很多的作品会把春天描写的像是残冬,如阴雨的朦胧,墙角的霉斑等等,这是在林斤澜的一篇描写春天的散文里看到的内容。
我们通过这样的意脉分析,就还原出了背后作者的不同,甚至是时代的不同和情绪的不同,也就显现出不同文学艺术作品的不同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