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闺蜜小勤和理霞相识已有六年,大家都是高中同学。说起来,犹记得与其中一位闺蜜认识的情景。那天刚开学,同是一个学校的哥哥送我到学校报道后,我一个人带着行李到了女生宿舍。宿舍就在三楼尽头的倒数第二个房间,那天阳光很好,可是宿舍的光线却很暗。宿舍一个人都没有,我进去不久后,小勤就来到了。我依稀记得,小勤那天穿了一天牛仔裙,很斯文,也很秀气。打招呼,唯一不同的是我说白话,而她说普通话。其实,我怎么也想不通,怎么就和小勤做了闺蜜,要知道,我们在之后的相处,一见面就互掐。可能是我看不惯她那斯文、女神的样子,而她看不惯我的大大咧咧。整个高一都过去了,我们谁也没有成为彼此最好的朋友。反而是我与理霞逐渐成为了较好的朋友,一起去上厕所,一起去食堂吃饭,一起去学校上课,一起回宿舍……现在都觉得有点不可思议!
高二文理科,我,理霞,还有小勤都留在了文科最好的那个班,以及同一个宿舍(宿舍往楼上挪了一层)。我和小勤还是会互掐,但偶尔也会一起结伴去上课,一起回宿舍,在晚自习后,一起出去吃夜宵。我的成绩在班上飘忽不定,顶多能在班上中上的位置,而小勤却总是名列前茅。她一直是一个很努力的女生,又努力又漂亮,也有很多人喜欢她。而我活脱脱一个假小子的样,短发,校服,基本贯穿了我整个高中,同时,基本不与男生说话,胆小,自卑。因为是前后座的缘故,我与她的关系也慢慢熟络,并往损友方向发展。整个高中时期,最大的不同,估计是她经常熬夜学习,而我常常早睡。(其实现在有点后悔,当初的自己应该对自己狠一点),还有一点,我与她习惯早起早读。我和理霞的关系还是老样子。同样喜欢看杂志,特别是成绩不好,心情烦躁时,就特想看杂志,整个班级的杂志都借了过来。还记得当时在班上风靡一时的杂志是《意林》《中学生博览》《青年文摘》以及《读者》,谁买了,那书肯定能在班上轮上一回。
高考结束,我们谁也没有考上自己喜欢的大学,连三本都没考上。等成绩时的煎熬,到咬紧牙关,死皮赖脸的要求继续念大学时,因为三人的高考成绩都不一样,三个人的学校都不一样。我以为,彼此的友谊也就那样了。大学三年,基本上联系不多,除了节假日。还记得,大一那年,恰逢端午,广州的天气特热,理霞来我学校找我,我们去了琶洲馆看了展览后,回来宿舍“躺尸”。宿舍当时没有空调,而我的床又靠近门,床板当时都能冒热气,可我们就呆宿舍睡了一下午。后来这一度被之前的舍友神吐槽,直至毕业仍拿出来当笑谈。大二那年,我去了小勤学校游玩一天后,转战理霞学校,见证了环境对人的影响。简直惊呆了,怎么有宿舍如此脏乱。我和小勤当时就感叹,原本多好的一个姑娘啊,没想到许久未见,姑娘被带坏了!!!
紧接着,我们陆陆续续出来实习。因为找工作,租房子,我们仨又聚在了一起。一起工作,一起吃饭,一起去逛街,一起聊天,互穿彼此的衣服,睡同一张床,吐槽我们所遇到狗血的事……看起来都挺好的,但许久不见,诸多磨合。我不止一次在想,我们怎么成为最好的朋友呢?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或许是的,我们都见证了彼此的青春,一起度过我们最纯真的时光。
虽然在一起,总会吐槽彼此的不好,但对于我来说,一直感谢有你们!愿我们在未来的日子里,都能找到各自的幸福,时光不老,我们也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