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是习惯了漂泊,这次在家呆了两个月,感觉浑身都难受,我前世应该是只信天翁,必须流浪,才能找到梦中的故乡。
这么多年的漂流,很多地方都去过了,因此,收拾行李很容易,出发也容易,去哪却让我想了很久,朋友建议说;米亚罗的枫叶红了,可以去看一看。
在四川来来往往不知多少回,一直想去最美的川西藏区看一看,却因种种原因未能成行,于是不再纠结 ,背起行囊出发。
先飞往成都,在成都租了辆车,过都江堰,直奔映秀,映秀是个分岔口,一条路从汶川--茂县--松潘到九寨沟,这是条坦途,一条路从卧龙翻过巴朗山到四姑娘山--丹巴--马尔康绕到米亚罗再到汶川,据说这条路比较难走,但人少风景好,我选择了后者,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把喧嚣抛在身后。
省道303线映秀至卧龙段全长约45公里,开了整整三个小时,并非车技不行,实在是路况比预想的要差很多很多,凹凸不平不说,光堒荒就遇到三次,还好,有惊无险。
总算捱到了巴朗山下,抬头仰望没入云端的山顶,
此刻,最直接的心里感受就是《荒野生存》中描写的那样:and walks alone upon the land of to become,lost in the wild。(独自走在这片土地上,迷失在荒野中)在山体徒峭嶙峋,岩石裸露,险象环生的巴朗山云雾中穿行了很久,翻过海拔4500米的巴朗山垭口,
眼前豁然一亮,远处晶莹剔透的四姑娘山在阳光映照下,奕奕生辉,
此时我能想到的词汇就是震撼,我被四姑娘的美丽震撼了,此刻,我唯一能做的就是为她们的美屏住呼吸,忍住泪水。
从四姑娘山所在的日隆镇,过达维红军会师桥。经小金县到达丹巴。本打算从小金直接去马尔康,之所以绕道丹巴,是听说这里有条美人谷,传说许多年前,一只凤凰飞到了墨尔多山,随后化成千千万万美丽迷人的美女,于是,墨尔多神山下便成了美女如云的地方。
本人一生别无它好,唯美景、美食、美人也,于是,到达县城后便选择了一家叫美人谷的宾馆住下,前台小姐算不上美人,态度却很亲和,便向她打听美人谷昨走,她吿诉我:美人谷在距丹巴县城约26公里的巴底乡,再往一条山谷上行10多公里的邛山村中,山谷非常漂亮,但路途非常艰辛,几乎不能行车,完全靠步行,要行走约2小时才能到达,最大的问题是美人都不在家,您只能看到美太婆或美小孩了,大部份美人长大后都被外地的宾馆、餐厅、歌舞团等邀请出山了。听她如此说,只能长叹一声,打消了去美人谷的念头。
听说离县城较近的景点是梭坡古碉群和甲居藏寨,梭坡古碉群离城7公里,驱车十几分钟就到了,隔着大渡河看对岸蒲角顶山寨的古碉,就象一根根七十年代工厂的烟囱,远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壮观、宏伟,只能兴味索然的离开,前往甲居藏寨。
甲居位于丹巴县城的北面,距县城8公里,是一个典型的嘉绒藏寨。村寨建在山腰,山下就是大渡河的主要支流大金河,村寨美丽幽雅,一座座造型别致的白色小楼错落在浓荫绿抹之中。
在寨子门口遇见一位漂亮叫格玛的藏族姑娘,自荐给我当导游,她说寨子里叫格玛的姑娘很多,必须加上家的名字才能区分,她是阿布家的格玛。
在阿布家的格玛引领下,来到寨子里的最佳观景点,放眼望去,几百幢美丽独特的嘉绒藏式民居,背靠神圣的墨尔多神山,脚下流淌着金川河,依山就势错落有致地融于自然环境中,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理念。
跟格玛聊到藏族人的婚俗,她说藏族人以前是近亲通婚,现在禁忌少了,也可以跟汉人通婚了,她还告诉我一条有趣的风俗,哪个男孩看上了姑娘,只要抢下姑娘头上的头帕,三天内姑娘家没上门索要,就是同意了这门亲事,我开玩笑说;我能不能抢你的头帕呢?她大方的笑笑说;行啊,不过先得去我家放三年牦牛。我便顺势提出先去她家看看有多少牦牛,在格玛引领下,走了十几分钟,便到了阿布家,
阿布家的房子和村子里每一座藏居一样,外墙被白色、褐黑色、锗红色还有黄色所覆盖,明快的色彩让人的心情也变得欢快起来,有种随之起舞的冲动。
格玛去她家屋后摘了几个梨,让我自己洗洗吃,便到厨房和阿妈一起为我做午饭。站在格玛家三楼的露天大阳台上,极目远眺,青葱的山顶白云漂荡,山下的大金河静静流淌,
收目近看,院子里盛开着鲜艳的花朵,屋顶凉晒的金色玉米和红色的辣椒,五彩斑斓的颜色在浓烈却不灼热的阳光映照下,象抹上了一层蜜,很难相信世界上竟然真的存在这样一个像挂在画布上的风景。
不一会,格玛叫我吃饭,在她家火塘边的桌子上摆了六、七个菜,有牦牛肉、腊肉、青椒炒肉、木尔…,还有青稞酒和酥油茶,主食是南瓜饼和烤饼,简直不敢相信,这就是花60元就能享受的美食吗?藏族人民太朴实了。
吃完饭觉得时间还早,便驱车前往马尔康,沿着大渡河边的公路往前行,因贪恋沿途的风景,车开得很慢,
不曾想,未到金川天就黑了,白色的车灯穿过黑暗,整个世界寂静一片,我又一次产生了湮没在荒野之中的感觉。
在金川住了下来,找了一家叫江湖味的餐馆吃饭,菜做得也太江湖了,既不象川菜又不象湘菜,难吃极了,吃了顿不知所云的饭菜,情绪也有些低落,慢慢往宾馆走,路过广场,被一阵藏族音乐吸引,凑过去一看,原来是人们在跳广场舞,藏区跳广场舞有别于内地老太太跳的广场舞,跳的全是藏族舞蹈,而且还有很多年青人甚至是小孩也在跳,里外围了三个圈,旁边的人告诉我,这就是跳锅庄。
被激情的音乐和激情的舞者们感染,我也摆手扭腰的加入了转锅庄的行列,两个圈转下来,己是满头大汗,情绪也好了很多,想想明天还要赶路,还是回宾馆洗洗睡吧。
第二天一早,便向马尔康出发,在网上查了一下,马尔康,藏语意为“火苗旺盛的地方”,引申为“兴旺发达之地”。县城马尔康镇系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州府驻地,臆想中的阿坝首府应该是有一定的规格档次,到那一看,大失所望,比内地的一个县都不如,于是,决定不停留,继续往前。
世上所有风景中,最让人赏心悦目的莫过于看阳光洒满漫山遍野的红叶,这种美景只有在米亚罗才能感受到极致。奔驰在马尔康到米亚罗的公路上,万树姹紫嫣红,斑斓的色彩与蓝天、白云、阳光、山川构成一幅醉人的金秋画卷,这种未被文明社会所荼毒的最本真的美,让你最深切的感受到ultimate freedom 。
在路边摆摊的羌族老太太旁停了下来,向她买了些松茸菌和无花果,老太太挺能做生意,价格上分亳必争,脸上却总是笑眯眯的。在她的极力推荐下,我决定今晚住在桃坪羌寨。
桃坪羌寨分新寨和老寨,为了感受原始羌族的古朴风情,我住在老寨,房东也是一位和蔼的羌族老太太,
她很热心的带我在寨子里转悠,很有几分自豪的向我介绍寨子的历史,桃坪历史悠久,据史料记截,寨子始建于公元前111年,西汉时即在此设广柔县,桃坪作为县辖隘口和防御重区便已存在,到现在已集2000多年的历史于一身。
老太太还带我参观了寨内的巨大碉楼,我透过碉楼的射孔向外望去,仿佛穿越了深邃的时空,逆着时间寻找到灵魂的皈依与前世的乡愁。
晚饭是由房东安排,包含在100元的住宿费里,菜虽没有甲居藏寨格玛家丰盛,但味道还可以,老太太端出了她家自酿的葡萄酒和米酒,为我和另两个住在她家的大学生妹妹唱起了祝酒歌,虽听不懂羌族语言,但从欢快的旋律中能感受到温暖和热情。
吃过晚饭,在没有路灯的寨子里散步,夜色下,万籁俱静,在这美丽、幽静的阿坝群山之间,仿佛听到了岁月哗哗流淌的声音,
顿觉时光荏苒,不由唤醒了对远古的忆和思。在这么漫长的岁月里,我们稍纵即逝的存在是为了什么?随着肉身消散的一切又有什么意义。或许走这么远不是为了看风景,只是为了在遥远的天地尽头寻找自己。
于自然的博大广阔和人类的渺小狭隘之间,我不由生出了深深的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