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语录精选

所谓精进,

并非一个外在做什么的问题,

而是在所有情况下保持正念。

这要求我们有持续的觉察和节制,

当然首先我们要有正见,

因为正见是正念的基础。

比如说,当你生气时,

你觉察到自己在生气,

但这样就行了吗?不是的,

“生气”不孤立也不恒常,

所以你觉察到自己生气时,

你还要觉察

恼怒对自己和他人造成的痛苦,

你要觉察恼怒这种情绪的变化,

从增强到减轻,直到消散。

这里就有正见的加入。

不论你觉察的对象是什么,

你都会觉察到苦、无常、无我以及相似相续。

这些是佛法的见地,

同时也是万事万物的基本特征。

闻思佛法之所以重要,

是因为通过闻思

我们才了解到正确的见地。

人们对人、事、物的见解

五花八门,但这种种见解当中,

有多少是符合事实的?

有多少是在加深人的困惑和烦恼?

有多少指向痛苦?

有多少指向安乐?

即使非常聪明、有才华、

有建树、有能力的人,

他们持有的见地也可能与事物的实际情况偏离很大,

所以一般的世间教育

并不会自然就带给你正见。

正见的“正”,是指与事实一致。

佛法中一些见地,比如

“因果不虚”“诸受是苦”等,

常被误解为某种道德劝诫,

要人做好事、不做坏事,

要人甘心忍受苦难,

但实际上,关于因果和苦的见地

只不过是在陈述事实而已。

      —— 希阿荣博堪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自律 修行是修养仁爱、宽容、谦让、与人为善等能给自他带来安乐的精神品质。也就是说...
    smile不拒微笑阅读 740评论 0 2
  • 定慧之路 广超法师 第一讲 一、定慧基础知识 舍摩他与毗婆舍那 佛教依用心的情况,把禅修方法分为两种,即所谓的舍摩...
    觉通国学社阅读 11,199评论 0 16
  • 世间八法是什么? 愿获得利养,不愿遭受衰败;愿获得快乐,不愿感受痛苦; 愿获得称赞,不愿被人讥讽;愿获得荣誉,不愿...
    钱金金阅读 8,232评论 0 4
  • 七律 赴重庆市荣昌区万灵镇参加蓝氏文化研討交流会以记 “天下蓝氏一家人” (...
    兰光宗_63_西语_退休阅读 4,528评论 0 4
  • AsyncDisplayKit AsyncDisplayKit 是 Facebook 开源的一个用于保持 iOS ...
    二斤寂寞阅读 6,239评论 0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