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之中很容易看到人的两种极端:一个是“空心菜”,就是没心没肺就是纯粹的贪图享乐主义;还有一个是“工作狂”,一开始工作就能达到忘我境界。
这两种状态都是停不下来,玩的停不下来,忙的停不下来。
简单从驱动力上来分析一些为什么?
一个人做一件事,有两个目的驱动着他:一个是逃避痛苦;一个是追求快乐。
人就是趋乐避苦的高级动物,很多时候被自我欲望驱动。
这是为什么呢?
简单从大脑生理学角度分析,大脑有一部位叫边缘系统。
它控制你的情绪,让你当下就容易做出一些即时行乐的行为,比如刷抖音玩游戏等等。
这个部位其实也叫动物脑,与它对应的是理性脑。
理性脑这个部位其实就是大脑前额叶系统,其实它对应也是人的认知和自控力,你能认知到你现在做的事情是否对未来有好处。
如果它判断刷剧玩游戏对未来没有好处还会浪费时间,它主动让你终止这个行为。
这个人区别与动物最关键的地方所在,这个部位也是人在后面进化之中逐步形成的优势。
动物脑其实就是对应让你只能看到当下的欢愉,而变成空心菜这种享乐主义者。
理性脑能让你有自控力,驱动自我暂时去做当下没有乐趣甚至有一些痛苦的事情,为的就是以后的快乐。
当你以后真正体会到了快乐,那么当下所做这些看似痛苦的事情也会变成快乐,到时候也会真正停不下来的。
逃避痛苦,追求快乐。
这主要就是取决你的理性脑的认知,首先你要知道什么是痛苦,什么是快乐?
然后你才能驱动你的理性脑自控去受暂时的苦,从而追求更长远的乐。
这个认知痛苦和快乐的过程,其实也是自我成长和学习的过程。
今天太晚了,下次有空再聊具体聊聊驱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