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别假努力的真相》

识别目标~将努力实质化

认清目标这件事,看上去很容易,但我们经常不由自主地偷梁换柱,发生目标识别上的偏差。读书时,我们希望名列前茅,就把目标设定为“排名跻身全班前五”。其实这个目标并不合理,因为它对你的具体行动没有任何指导意义。正确的目标应该是这个画风:“每天读xx小时书,做xx小时习题”,让你的目标脱去“结果”这层外衣,回归到“过程”的本质,将它落实到“行动”这个维度上。

同样,工作时,我们的目标不应是“争取年末被评为优秀员工”的结果,而是“每天按时完成任务,每晚进行总结复盘,每周和同事交流经验”这样的过程。减肥时,我们的目标不应是“一个月瘦10斤”的口号,而是“每天摄入1500大卡以内,跑5公里以上”这样的实质化行动。

拆解目标~将努力精准化

你也许又会发现,即使我树立了“升级装备”的目标,还是无法落实到具体行动,从而达到理想的效果耶。就算坚持每天读五小时书,我为啥还是没有考进班级前五?就算做到了每天完成工作并总结,我怎么还是没有搞定那个棘手的大项目?

但仔细想想,虽然人们都说读书为提升实力的万全之策,但你知道自己该提升哪方面的能力吗?这方面能力的提升通过读书能实现吗?如果可以的话,要读什么类型的书,要如何配合相应的实践呢?如果你发现自己每个问题都摸不清头脑,那么这种努力就是愚蠢的、无效的

3、实现目标-将努力专注化

将目标明确到具体行动之后,等待你的就是大量的重复练习了。在练习当中谨记一个原则:一次只抱有一个目的,根据已经细分化的目标,将努力也变得专注化、纯粹化。

学习一篇美文,首先明确自己打算钻研它的哪一部分:是结构,选题,风格,还是文笔?如果注意力涣散,一会儿被文章的逻辑结构折服,一会儿又惊叹于华美的辞藻,同时关注太多信息,最后哪一项都学不到位。

最合理的学习模式,是一次只专注于一项内容,再经过反复的练习加深理解、熟练掌握,最后将无数小练习整合在一起,达到全面而系统的学习效果。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做过的语文试卷就是遵循这个道理。一张完整的试卷,先要完成词汇、语病、断句、总结逻辑、理解文意等细分单元,最后才是系统化的练习环节:大作文。我们的学习过程亦是如此:老师会要求我们每次专注练习一个版块,直到高考的冲刺阶段,才会开始进行综合化练习。

越专注,越高效。学习一门技术,钻研一门学问,完成一项任务,无非也是同样的逻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世界上有些人因为忙而感到生活的沉重,也有些人因为闲而活得压抑。人啊,都有自己一本难念的经;可是不同处境的人又很难理...
    心香很多瓣阅读 1,755评论 1 10
  • 为什么很多人离开了农村,还要在老家盖一栋新房? 前段时间听同学说,他准备在家盖一座新房子,并且已经动工了。刚开始听...
    钝角阅读 3,579评论 0 42
  • 《Go Set A Watchman》直译是:设立一个守望者。中文的美译是:守望之心。 有人说是《Go Set A...
    乐乐安儿阅读 5,486评论 0 0
  • 1.【强制】类、类属性、类方法的注释必须使用 Javadoc 规范,使用 /** 内容 */ 格式,不得使用 //...
    acc8226阅读 8,087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