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叶老巫
(2018年:121/365)
本文关键词:500本、多写、秘籍
1、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们从国外购买了很多先进的生产线。这些设备,确实给我们改革开放初期,带来了活力,在短期内创造了伟大的奇迹。但问题也跟着来了。
一个工厂,从德国进了一套设备。调试之后,生产也正常,德国专家就回国了。半年之后,这套设备就出问题,没法生产。这套设备停一天,工厂就损失2万多元。在当时,这是一笔大数额。
厂长很急,命令技术处,在24小时之内出来好。厂里的技术员,都经过德国专家的培训。所有的技术员,通宵泡车间,都找不问题。没办法,只好向德国专家求救。按照合同,厂里需要支付费用一万美金。
德国专家来了之后,设备通电,他在一个弯头出,用记号笔一划,告诉厂里的技术员,故障在这儿。赶紧打开这个地方,果然是这出了问题。一根电缆脱落,原来是虚焊造成的。德国专家轻松地拿走了一万美金。
对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法?
半年的速成培训,能跟一个专家的技术比吗?
2、
进入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很多人渴求的恰恰是“速成法”。
在如今,很多人都患有“速成综合症”。为什么会这样?他们无论做什么,都想有个什么捷径,去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同样的,在阅读和写作上,也是希望有一个方法,解决一切问题。
越是希望一劳永逸,越是成不了。不是吗?
这样的人,希望一生精读几本书,甚至一本书,搞定大脑储备问题。文字细胞充盈,素材厚实,取之不竭。这样的人,希望不鸣则已,一鸣就惊人。只要一动笔,就写出不朽之作。
我吸收能力差,我做不到,读几本书,就让自己脑袋瓜变成大海。也做不到,一鸣惊人。也许我写一辈子,都不会写出不朽之作。但,我还是要继续习。写,是我的坚持,也是我的快乐。
3、
很多人,推崇精读。因为,精读高效又省力。
这样说吧,我们95%以上的人,都是在学习间接知识。所谓间接知识,是他人实践之后,总结出来的。我们只需要去理解它,然后接受、消化、吸收。
那间接知识在哪?在书本上。离开学校之后,学习知识,最好的方式,是去阅读。
关于阅读,是大量的去读,博览群书,还是精读呢?
主张精读的,其实就是速成派。指望读一本书,读烂一本书,就能发现、挖掘到知识的金矿,可能吗?就如前文故事那样,半年能培养出一个专家吗?
我不反对精读。精读,应该是建立在大量的阅读基础上。
我们很多人,一听说别人一年读300本书,往往是嗤之以鼻,投之以轻视的态度。说这样读书,是“轻”读,囫囵吞枣,没有益处。是这样吗?我们在大量阅读的时候,脑细胞被激活,信息处理的开关被打开,过滤能力会逐渐增强。而过滤能力,则是我们学习中重要的能力之一。
当有了过滤能力之后,你就能选择该读什么书,不读什么书了。有了方向之后,你就能聚焦到一个点。有了这个点,才是我们精读的时候。
我的观点,是狂读500本书之后,再去精读。精读的同时,还要继续狂读大量的杂书。
阅读,是一生的事。
4、
有人开玩笑说,臣妾做不到狂读几百本书。你若做不到,我也无话可说。
写作呢?我们很多人,听了很多大咖的课,花了不少的银子,而写作水平就是不见提高。抱怨大咖的课是忽悠人的,是“骗子”。
抱怨之后,继续去听课,去花钱,就是不愿意动笔写下第一个字,第一句话,第一篇文。因为害羞?说自己的文字,写出来见不得人。对自己要求高,希望自己完美。
这样的“完美”常驻你心,你一定走不出第一步,就永远没有写的能力!
学习写作,要听课学习,更要去动笔多写。多写,是学会写作的唯一秘籍。
5、
关于阅读和写作,你,依旧焦虑,不知道如何选择吗?我曾经焦虑过。自从我悟透之后,再也不焦虑。确定了方向,一步一步的往前走。
申明:在简书上发表的所有文字,均为原创。更多精彩文章,请移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