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机关读书会第二期活动--孙耀原创供稿,记录别样情怀。

《徒步济南西部工业旧铁路线纪行》

本期主题:“祥和春节,温暖相伴”

参与人员:孙  耀         原创文章+随手拍照片

           铁路,一项人类的伟大发明,工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776年瓦特改良蒸汽机投产,到1814年斯蒂芬森发明首台蒸汽火车,再到1825年英国建成第一条铁路,人类的社会生产效率进入了前所未有的机械时代,几何级的增长使文明进程大大加快,以往的马车、雪橇迅速被钢铁巨龙取代。在世界各地,无数厂矿拔地而起,许许多多新兴城镇星罗棋布的涌现,延伸的铁轨将资源、人口乃至信息、技术送到深山、海岸,也将深藏的煤炭石油运出,成为熊熊燃烧的能源。

        作为一名从小在铁路边和老工业城市长大的孩子,一直对铁路有着熟悉而亲切的感情。同时,异地工作的我,时常乘坐火车往返,铁路文化也成为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一直以来,我都对济南西郊复杂纵横的工业铁路专用线有着好奇,于是今年大年初三,便与父母相约,前去一探究竟。

白马山机床二厂支线及济南西站胶济联络线 

        乘公交车至白马山庄下车后,就到达了津浦铁路上已改名为济南南站的白马山火车站。这里是济南铁路的南部咽喉,也是济南西站与济南站的动车联络线经过的地方。

白马山西路道口 
道口值班室 

          在岗的值班员平日也许比较孤单和寂寞,对外人到访显得很是热情,攀谈间介绍了附近的线路作用、运行情况和城建规划。据了解,该支线目前仍有火车运行,但因为白马山啤酒厂和国储三三四处搬迁,长城炼油厂的停产,仅有铁路钢材物资部门偶尔使用,日均行车不足一车次,与上世纪70、80年代的繁忙景象已今非昔比。

         沿线破败的旧厂房、拆迁中的村庄,与昔日的荣光大相径庭。与此同时,更快更舒适的高速铁路基本上占据了客运的大部分比重,人类科技的飞速发展,使这些老铁路、老机车像曾经的马车遇到火车一样,开始渐行渐远。

已经很少见的人工道岔 
白马山啤酒厂支线 

        旧式的人工道岔,锈迹斑驳的桥式起重机,沥青涂层的木制枕木,这条接近废弃的铁轨,犹如一条时光隧道,让人恍惚间穿梭到童年,置身于那个工厂火热生产的年代,那段大院集体生活的岁月,和彼时少年们坐在房顶遥望火车的放学后。

         每个人有自己独特的过往记忆,每座城市也有着不可磨灭的记忆,希望这些夕阳下的陈旧设备,能够被部分的保护,给我们的童年和青春,给一座城市的发展史,留下一点点值得纪念的点滴。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Ba la la la ~ 读者朋友,你们好啊,又到了冷锋时间,话不多说,发车! 一、BFC是什么? 另...
    王饱饱阅读 2,047评论 0 2
  • 人到中年了之后,总是会有感慨。特别是今年一年来的学习和写作,对我自己的反省尤其多一些。 我平时在单位,在家庭扮演的...
    武哥a阅读 3,173评论 3 1
  • "我毕业了","我毕业了",今天小美蹦蹦跳跳竞呼奔走,一直对她的蜜友们重复着同样的话。 已经很久没有见到她兴奋的如...
    Connie1314邓雅之阅读 1,287评论 2 1
  • 阴雨天的清明时节,有些记忆总会越显深刻,有些情愫总会在不经意间浮现。想起特别的人,特别的事,特别的过往。 总会觉得...
    withme24阅读 1,93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