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
公园里有个孩子快三岁了。但她不敢荡秋千,也不敢一个人呆在沙滩里玩沙,必须有大人陪着。我一直纳闷,这么大的孩子应该是全然放手去玩的,怎么如此害怕周围的环境呢?后来她妈妈的几句话我找到了答案。有孩子脱了鞋子袜子撒腿在沙滩玩,她也想,但她妈妈怕麻烦弄脏鞋袜,就说,不能脱,不然会有人把你抱走的。语气爷相当不好。
孩子是没有辨别能力的,大人说什么就是什么。当她对周围的世界充满好奇想要去探索的时候,最亲的妈妈告诉她周围都是险恶的,同时,从她妈妈的言行中也可以看出,她对待孩子是没有什么耐心,而且态度是比较粗暴的。这样环境下长大的孩子时时处于被恐吓被责骂的状态,是不可能有安全感的。一个没有安全感的孩子是无法充分的去发展自己,培养自己自信心,或者获取更好的适应这个社会的能力的。因为她不敢,她害怕,她对自己和周围的环境与人都没有信心。
002
这其实也是李笑来老师讲的人生最重要的枷锁就是追求安全感。为什么?
因为一个人追求安全感时,他很难往前走,哪怕走一小步他都要做很多很多准备,查询很多很多的信息。结果就是他只能永远都呆在自己熟悉的区域。因为熟悉,不需要思考,不需要防范,也就没有提高,没有成长。当真正外在的环境有变化时,他的能力则是最薄弱的,也是最容易被淘汰的。
我一直有想写东西的欲望,想开一个公众号记录自己的成长。但拖了两个月都没有动笔,因为总觉得要准备充足,要写出一篇特别牛逼的文章,一炮打响。可是越这样想,就越写不出自己想要的文字,就越发不想写。直到进入一个社群,看着里面的小伙伴们各自的都写的热火朝天,东西也许并不见得一定写的怎样,但是他们就是写出来了,并且还能分享出来,一样得到了小伙伴们的鼓励与支持。
我就在某个晚上发了第一篇,题目叫,开始就是最好的开始。写完后就不要脸的转发到了朋友圈,没想到,竟然受到了很多朋友的点赞与支持,而且有很多朋友都跟我有一样的想法,一直想做,但迟迟未做,我只往前一步就做了他们很多人想做但没有做的事情。
这其实给了我很大的刺激。原地徘徊的人实在太多了,但甘于原地的人又实在太少了,所以,焦虑的人就很多,因为既不想呆在原地,又不行动。只能被焦虑折磨的死去活来。能量都耗在这上面了。其实蒙着头往前走就好了,管它什么结果,本来就是在成长的路上,就算不完美,那也很正常啊,本来就走在提高的路上啊。
003
但是李笑来老师提到的一个观点我并不是十分赞同,他说不要跟没有安全感的人合作,更不要跟没有安全感的人结婚。而实际上,我们很多人都是没有安全感的,这很可能源于小时候被养育的方式,如本文开篇写的那位小姑娘一样。但是我们可以后天去发现甚至治愈自己这个问题。比如去看心理医生,被朋友点,或者说找一个安全感十足的伴侣,在爱的环境中你会自我治愈。
如果我们自己缺乏安全,要相信只要勇敢往前走,了解到自己的问题,我们的路就会越走越宽;如果周围的朋友缺乏安全感,我们也要给他走出来的勇气与时间。因为缺乏安全感也许只是某个人在某个时间段暂时的状态而已,他可以慢慢走出来。我们这样我们周围才会有越来越多的往前走,我们自己也会因此而有益,因为抱团走会走的更远。
我们没有那么多观众,我们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做最好的自己。呆在原地只会越来越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