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市场行为&社会行为
《怪诞行为学》里面有这么一个案例,“几年前,美国退休人员组织问一些律师是否愿意低价为一些需要帮助的退休人员服务,大约是30$/h,律师们说无法接受。于是,该组织的项目经理想出一个绝好的点子:他问律师们是否愿意免费为需要帮助的退休人员服务,同意的律师占压倒性多数。”。
当看到这个案例的时候,我首先是愣了一下,这是什么原理,这是咋回事?0比30$更有吸引力?怎么会这样,不过想想自己身上也确实有过这种情况,比如说读大学的时候,给室友带个饭,帮同学搬家之类的,他们要是给钱给我的话,我反而不会去帮了,会觉得太见外了。
根据书里面的解释,当提到金钱的时候,是一种市场行为,市场行为就要与自己的市场价值相当我们才会去做,不然就亏本了,亏本的买卖还是少干为妙。
另外一种就是与金钱无关的社会行为了,没提到钱时,本案例中的律师用的是社会行为,出于内心对退休人员的人道主义援助,所以他们愿意贡献时间。
从另外一个层面来解释的话,也可以这样看,作为消费者,但凡是免费的东西,我们也不太可能会对服务的质量有很大的期待,但是只要我付了钱,我就会对服务的质量有所期待,无论是否是让利销售,当满足不了我们心里预期的时候,我们可以对服务的质量做出不好的评价,严重的还会做出不好的行为。
在《武志红的心理学课》里面,也有类似的概念,权力规则和珍惜规则,有的人习惯在公司当领导了,在公司里面执行的是一套权力规则,而回家以后也把这一套规则带回了家,让家里面的人很不习惯,家庭是讲爱的地方,而不是权力,适用的是珍惜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