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周末和几个好朋友一起吃火锅,聊天的过程中谈到选择的问题,我按问答的文体方式做一个整理,关于聊天中谈到的选择内容如下。
Q1:朋友A:我想让大家一起谈谈是如何看待选择及做选择的?
A1:
朋友B:这个话题挺不错的,我先讲一下,我们一出生就会面各种各样的对选择的问题,但人生中主要的三大选择是求学、工作和婚姻,这也是人生中三个重要的阶段,不同的选择将有不同的人生际遇,很大程度决定了我们的人生将会是怎么样的,你遇见的事和人也会不同,所以我认为在面对这三个阶段所要做选择的时候我们需要慎重一些,其他一些选择可以随性一些。
朋友C:这点我挺认同的,我想说说我自己的一个经历,算是补充B的关于求学做选择的案例。七岁那年妈妈帮我报名开始上小学,在上了几天课以后,其中语文老师认为我的领悟能力不够(这个老师的教学水平在村里评价也不好,人貌似也有问题),跟不上一年级的课程,非要让我降级去学前班,我那时候就不乐意了,觉得这个老师很凶,碰到这样的老师我当然就不想去上学了,后来妈妈也几次到学校去和这个老师沟通,说我们家的小孩真的不差,没上学就会算100的数,没有几个小孩子会,领悟能力肯定没有问题的。后来我妈妈就到处找我去上学,苦口婆心的告诉我已经和老师谈好了,可以不用降级去学前班,但那时候的我一想到要继续留在这个老师的班级上学我就不情愿,所以我还是躲起来选择不上学,后来妈妈也没有办法了,只好让我第二年开始去上一年级。往长远的想想,这个选择某种程度上改变我后面的人生际遇,我随后所有遇见的老师和同学都不一样,日常中很多事情也会不一样,整个人生的际遇是不一样的。当然我这里只是客观的说一下求学是一个比较重要的人生选择及其影响,并不是想表达哪一种选择的好与坏,因为这种选择我们做不了假设,在时间纬度里,这种属于不能重新做选择来验证不同选择之后的人生际遇。
朋友D:我想谈谈我们不同阶段面临的选择的范畴及选择的本质,就拿我们今天吃的火锅的蔬菜来说吧,如果放以前吃火锅点蔬菜的时候问我要点什么蔬菜,我都会坚定的选择我喜欢吃的娃娃菜,但今天点蔬菜你要问我要选什么蔬菜,是茼蒿还是娃娃菜或者其他蔬菜,我会表示愿意。不同的人生阶段,对于同一件事物的选择的态度也不一样了,想当于把以前需要做选择的范畴放到了属于不是需要我们做选择的范畴去了,或者说它们现在变得没有那么重要了,一句话都可以,所以也无需做选择,会出现更多新的或是更大范畴的选择需要我们去做。关于选择的实质,我们不是在乎当下的选择,而是选择之后经历过程产生的结果,对于不同选择产生的结果我们能否预演以及我们是否能够承担,当我们想清楚这个问题后,面对选择带来的焦虑或是选择困难症的情况就会少很多,就会更加的坚定和从容,想到最坏的结果也不过如此,我能承担的了,那就大胆的做选择吧,不管是哪一种,都会成为你人生中宝贵的一部分。
Q2:朋友E:如果我们回到过去的某个节点,你还会做同样的选择吗?比如回到你上一段感情,你还会选择和他(她)开始吗?
A2:
朋友F:这个毋容置疑,我还会选择和她开始,即使是现在我知道了这个结果,这个选择也带给我了很多遗憾,或者是说曾经有过伤害,但如果回到过去的那个节点,我还是会做同样的选择,因为我愿意。
朋友D:我也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