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来自县城高中的毕业生们:
听说你们要读大学了,恭喜你们。
前段时间,北京高考状元熊轩昂的一段视频风靡网络,人人都道这孩子讲出了大实话,开始讨论阶级固化。出身影响发展,就像有篇热文标题《我奋斗了18年才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
我突然想谈谈,一个普通的县城高中毕业生读大学后,会面对哪些实在的问题。
我生在一个小镇,资质普通,家境平常,重点大学,在一个二线城市安家,有一份普通的工作,足以糊口发展有限。大学之前,除了参加过一次北京冬令营,地级市都鲜少去过,犹记得当年初入大学的慌乱。有时常想,如蝴蝶效应,哪一个节点改变我会比现在更精彩一点?工作五年回头看,遗憾多于成绩,这封信,更确切地说,应该叫一个平凡学生的错误分享吧?排除错误信息,也许,会帮助你离正确答案更近一些。
避免个人片面,向十几个曾就读县城高中的朋友作了简单的访问,这些朋友或生在农村或生在县城,就读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名牌大学,家境不一,如今工作都还不错。以下内容以自我反省为主,综合访谈结果,谈几点县城高中毕业生读大学后常见行为模式,以及并不充分的改善方法。
在谈之前,应先确定一个前提:大学的意义?大学,是某种意义上的人生起点,只是由于出身,我们这些小地方出来的孩子很多输在起跑线上,越好的大学这一点越明显。高中毕业时的人生差距,源于家庭与父母;大学时的差距,在于个人全方位学习的能力与认知层次;但工作后的人生差距,全在于我们自己的追求与选择。人生开始是命运,后来是选择,而选择,很大程度上源于大学积累的判断力。
出身差不可怕,可怕的是,以此为借口,停滞。
1、眼界:白瞎我一双大眼睛
生活在县城或者农村,对于普通家庭而言,考试或许是转型最安稳的出路。大学之前,学生无暇其他,加之地方与父母本身的闭塞,导致眼界不够开放,学习外能力不足。
基本上每一个受访对象都谈到眼界的问题。某金融小咖Y说“脑子里一直有一个自已想象的世界,慢慢才明白真实的世界有自己的运行规则。”
再比如说我自己的法学专业,就业面包括律师、公务员、科研、企业等,蛮宽的。但是我周围很多人从上学开始的目标就是公务员,除了稳定的因素和对公平正义的追求外,与家庭对公务员的认可关系很大。其实,公务员确实在一些地区,是性价比较高的工作,也是综合比较后的一个优势选项。只是,如果最初就把路径限制过窄,可能会错过美好的风景。我自己在选择就业地区时,把薪水看得太重而忽略了平台的作用,这也是眼界的局限,结果发现薪水会降,但平台不会。
眼界这东西,客观来讲是见识,主观来说是思维。见识是这个鱼,思维是那个渔。单纯扩增见识就容易成为那种“一旅行回来就到处和人炫耀的大妈”,这种见识的效率是很有限的。除了简单的多经历多见识以外,思考为什么尤其关键。这个时候多读书多交流多思考可能会带来很大帮助。看书可以多维认知,看人也一样。举两个例子:
a.一个好朋友,家庭贫困,多个兄弟姐妹,一般来说,类似的情况都会选择毕业工作以缓解负担,她自己通过勤工俭学做项目,一边支持家里,一边紧衣缩食攻读硕博,申请国外学位,游历欧洲,即将拿到两个博士学位,这其中的艰苦自不必说,常常连微信聊天的时间都没有。
在稀缺的物质面前,她顶住压力,选择最难走却是自己最认可的安排,成功冲破“稀缺”给人带来的局限性。
b.同样是两个一般条件的女孩,A舍得花重金学习、旅行,B时时想着为父母省钱毕业买房。这个时候如果问一问“A,你为啥这么舍得花钱呢?”,容易和B一样的我们说不定可以学到另一种看问题的角度。这也是我后悔当初没有问A的。
后来A去了一家高端的国际企业,薪水自不用说,找的老公志同道合有钱有趣又有爱。这个例子不是说一定要去花钱,事实上很多同学以花钱为名也没收获什么。只是分清主次矛盾这件事,真的很难。
你可以说A的父母影响了A的思维,我们没有那样思维的父母。但请别忘了,我们还有那样思维的同学。
2、兴趣是啥?
受访一半以上的朋友都有提到,不知道自己喜欢的是什么。某留校教师W告诉我“高中除了学习就是学习,可以尝试的东西太少。报志愿很随意、报专业很随意”所以大学后特别容易出现不喜欢自己的专业、不知道自己的兴趣点在哪里的现象。
在大学,会看到一些人特别清楚自己要什么,目标明确,为之生机勃勃。那种干劲特别吸引人,自己想行动又不知道目标在哪里,踟蹰不前,要么不行动,要么很从众。而那些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人,往往源于大学之前的经历与积累。而本该积累的阶段,县城高中必须用在单一的书本学习上。
这么看来,在大学期间的经历与积累,是一个机会让人明确自己想要什么,但往往由于习惯或者盲从,继续让局限的空间套住自己,浪费了大学这个重新认识自己的机会。
就如在北京央企工作的Y所言,县城高中毕业生往往“不该学习的阶段拼命学习,(这也是没办法的呀…… 流泪 )该学习的阶段不去学习(活该......)。"
诚然,晚一点了解自己的兴趣也没什么,大不了只作为生活的调剂。但在大学期间了解自己喜欢什么,至少从最初给自己一个机会——要不要走和兴趣相关的路的机会。这个机会或许可以再来,但早一点也不是坏事。
比如我自己吧,大学六年,各种好成绩、资格证、学英语,无非是些大家都在做的事情,这样看似勤奋地度过了大学生活,直到工作后才慢慢认识自己的兴趣,如果我早一点知道,我会不会在读研期间选择中文专业?我会不会从更早就进行知识积累?是的,起步不怕晚,但亲爱的朋友,人越大尝试成本越高。对于很多人而言,如果一件事年轻的时候不去尝试,以后就会越来越难,而我就是那普通人之一。从概率论的角度,非常可能你也是。
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要荒废学业,成绩只是过程的显现,而真正对我们有影响的,更多是在努力过程中所养成的勤奋与坚持,还有学习方法的总结。这种态度与思维模式,才是最具价值的。除此之外,可以有针对性无针对性地多尝试一些(社团、实践、交流)。在确立自己的目标之后,全方位地向这个目标进攻。
我的同学中,有一部分人想做律师,他们从大三开始积极寻找机会去大律所实习,努力攻下司法考试,持续地提高英语水平,毕业后,如愿走在理想的路上;有的同学喜欢传媒,有人会选择走实习的路积累经验,有人会选择跨专业考研,而他们本专业的学习成绩也都可以保证。在这种坚持下,跨专业后小有成就并非难事。
在这个过程中,多和相关的长辈、老师、学长、朋友沟通,勇敢地提问,说出自己的想法,充分利用周围人的经验与建议,是不可忽略的事。因为卑微,所以多学多问;用高傲武装自己的卑微,空有一只躯壳。
千万别忘记了,图书馆这个宝藏。
3、真的好自卑
我记得在大学的洗漱间里,问一个同学洗面奶是哪里买的。她重复好几次,我才知道是“屈臣氏”三个字,后来才意识到这家店满街都是。诸如此类的事情不胜枚举,步步谨慎,句句小心,恐怕露怯。
各种弱势与教育缺陷,导致县城高中毕业的很多学生产生自卑心理。适当自卑有利于自我督促,但这种心理往往带来的负面的牵连效应。自卑与自信的界限也很模糊,甚至自信、自负往往是自卑的外在表现形式。对于看不惯的或者做不到的事情,本能以各种理由排斥。
比如我在上一篇文章《优越感才是谋杀成长的真凶》中写道,自己看到那些特别会打扮的女同学,自己本能的想法是“会打扮也没什么用,她也没有我成绩好。”用这种弱者优越感心理进行自我保护。对于比较优秀的同学,也往往本能地远离,告诉自己“他们太急功近利”。
还比如明明很喜欢话剧,在话剧社招新的时候失败了,就完全放弃了尝试,告诉自己演出耽误学习。后来研究生时有幸尝试主要角色,演出效果也不错,发现真的是比自己想象中还好玩。如果当初,我在面试失败后,厚着脸皮去拜托话剧社给我个旁观或者备选的机会呢?会不会认识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会不会多感受几次舞台的自由?甚至会不会开始认识自己的爱好呢?
类似的小遗憾恐怕也不胜枚举吧。就像同学Y所说,如果能重来,肯定会尝试用更开放的心态去容纳不同的事,而不是做不好看不惯就去排斥。
我个人不觉得自卑可以完全克服,即使现在自己足够自信了,偶尔还是会冒出那种熟悉的感觉。
我后悔的不是自己不能克服自卑,而是没有合理预知自卑。如果可以重来,我多么想预先知道我的自卑心理,可以引发何种行为;我的这种保护自尊的行为,多么限制自己的成长,多么华而不实。
如果回去,我看见会打扮的女生,我还是会自卑自己的土气,但是我同时告诉自己,这时候我还可以去问一问打扮技巧,让自己变得更漂亮。如果回去,我想和优秀的同学成为朋友,学习他们的选择与认知。如果回去,我会告诉自己耽误学习只是害怕再次失败的借口,哪怕被人笑话也得尽力尝试。
因为,让自己变得更好,才是缓解自卑的唯一途径。而这需要承认自己不足的勇气,甚至需要自己揭露伤疤。我能帮你的,只有告诉你保护自尊心带来的种种不好,希望这样可以逆向激发你的勇气。还有,当你有类似我的感觉,请告诉自己,自卑来了。
但是,可以和它和平相处。
4、怎么那样争强好胜呢?
其实争抢好胜心强,是自卑心理与县城教育模式下的产物,与前述因素1与因素3具有交叉点。但由于其在思维模式方面具有代表意义,所以在这单列出来。
县城教育的典型模式就是优胜劣汰,以学习成绩为代表,凡事都要排出个一二三四,好与坏泾渭分明。而名牌大学中出身县城的高中毕业生,往往是"别人家的孩子”。到大学之后,在多样性的评判标准下,此类学生的优势不在,劣势明显。沿袭之前的竞争习惯和优越感,往往容易争强好胜,得失心重。具体体现为:非常在乎学习成绩,处处表现自己,积极回避弱势因素。
还是继续拿我自己作为负面例子吧。
a 在乎成绩:大一 一年,我沿袭传统的学习模式,多数时间在自习室度过。大一的时间分配直接影响大二及以后的机会(比如大一时候在社团的表现直接影响是不是可以成为部门负责人)。虽然很努力,可成绩并没有出类拔萃,只拿到三等奖学金,而很多同学比我会玩成绩更高。这件事给我打击很大。大二以后,我终于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提高效率。但由于大一时间分配导致机会缺失的遗憾却无法弥补。好成绩确实满足了证明自己的心理,但边际收益太小。
b表现自己:另一个例子是每次在类似于讨论的环境中,我总是特别较真,习惯以自我为中心,有时候明明是很简单的卧谈,不经意间散发一种“我说得对”的气势。回忆起来,我们宿舍的朋友关系很好,互相包容,但我总觉得自己可以做得更好。如果可以重来,我想自己可以更认真地倾听,把注意点放到“不同”上面,多想想那些不同的根源,可能见识更广,人际关系也会加分。
c回避弱势:前述话剧社的例子。
有一天,我突然不想证明自己了:大约大三的时候,脑子里突然产生一个概念,就是时间不管怎样付出都是有价值的,只是不同的收获。睡觉收获睡眠,社团收获锻炼,自习收获成绩……这么说来,在不用的时间分配下,人和人之间在某一单独的项目下,根本不具有可比性。我把自己的90%的精力用来学习,完胜拿出10%的精力学习的同学,又有什么意义呢?
其实,我们真的不需要主动去证明什么。也许就像高中数学,学好各个知识点并融会贯通,证明题自然就有解了。当我们学会如何学习,自然而言就实现的证明的愿望。
5、兼职的钱,忘记花到了哪里
兼职这件事,不只与经济挂钩。有人为了解决基本生存问题,有人为了生活更好,有人为了锻炼能力。这里我想主要谈谈以生活更好为目的的兼职。
为了生活更好一些去兼职,这类同学往往家里不算贫困,不兼职也可以满足基本生存需要。只是有人想买更多的名牌、享受更好的生活(有一定炫耀成分),有人是想向家长证明自己,前者居多,后者这个借口基本孩子气。单纯为了更好的东西去机械地赚钱,打一个不恰当的比喻,和一些女孩子为了买奢侈品从事性交易相似,得不偿失。像《穷爸爸富爸爸》里描述的思维,为了钱而工作,得到报酬后,贪婪地买回一堆没用的东西。在学校,那些名牌就是没用的东西。其实仔细想想,不穿名牌顶多可能被人歧视,这有什么实际作用吗?怕找不到女朋友?可这样的女朋友你找她又做什么呢?而我们可能浪费的,是最宝贵的可以认清自己的兴趣、全方位提升自己的大学时间(因为认知与眼界问题,大学时间对县城高中毕业生更宝贵)。可以问家里要钱解决的,不要做无技术含量的兼职。若干年后,这些钱看起来终归是小钱,可是那些时间却不可再生,有些选择机会也不会重来。
我在大学七七八八经历不少兼职。其实家里给的生活费不算少,不过因为异地恋爱,车费之类的花销不小,恐怕给父母增加负担。想着还可以接触社会,做过服务员、助教等。其实这些兼职,肯定有可以锻炼能力的地方,只是后来想想,这种锻炼,性价比太低。如果重来,我或者选择问家里要钱,或者选择生活上更节约,尽量避免把时间用在性价比失调的活动上。
如果确因生活所迫,必须要做兼职才得以维持生活的,在众多兼职中,首要考虑的也是在赚钱的同时还可以收获到什么。而这个收获,是比钱更重要的东西。还是那句话,时间不可复制。
也不必对所有兼职说NO。尝试有助于提高能力与实现目标的兼职,一举两得。
有一份兼职我特别庆幸有机会做。在我大四通过司法考试后,由于分数比较高,找到一份某教育机构异地讲师的工作。就是根据安排,去不同的城市分享司法考试经验然后顺带介绍课程,薪水也比较诱人。由于这份工作,我慢慢在百余人面前讲话不紧张,意识到自己讲话的不足。同时,有幸顺带去武汉、江西等多个省市独自旅行,也尽量在能力范围内帮助其他的年轻同学。还比如有个英语好的师兄去做口译,赚得多又提高见识(这个师兄去了北大的国际交流中心)。诸如此类的性价比很高的兼职都有一个特点——有一定的专业要求。
其实,兼职与工作一样,越专业,越锻炼人,性价比越高。但是前提是,得到类似的工作,自己要在某些方面达到一定的资质。而达到资质的前提,可能需要在科学方法下,适当的时间分配与大量的时间积累,这又回到了之前说的话,除非有利于梦想——轻易别花时间尝试性价比低的兼职。
后面的话
感谢我的朋友很耐心地接受我的咨询,认真全面的回复我的问题,他们的回答是我这篇写作的基础。
几年过去,大学同学中出身一般的同学,很多家庭幸福,工作小有成就,一定程度可以说明,出身并不是决定因素。出身好确实更容易顺畅,但对于既定事实,纠结什么呢?
虽不觉得优秀程度与幸福正相关,但是幸福的感知能力会影响幸福总量。三川玲有一篇文章《毕业20年再去参加同学会:可以帮你显著降低育儿焦虑》写道:好奇心、人际关系与美德直接影响着格局。在我看来,格局大了,感知幸福的能力也更敏锐。罗素说幸福来自参差百态,而好奇心、人际关系、美德、对参差百态的感受可能正是综合学习后的结果。
相比躺着,我更喜欢矫健行走的模样,哪怕因为腿短怎么也追不上别人,但毕竟这是自己最美的样子。(我的腿确实好短哈哈)
当然,别忘了偶尔躺着,晒晒太阳,听听歌。
(林双:喜欢读书、晒太阳和骑车,除了爱家人还希望世界更美好)